第五章 再见柳咏絮-第2/3页

加入书签
    内书堂是紫禁城内教宦官太监读书识字的机构。

    洪武大帝太祖朱元璋本有严令,不许内侍太监识字,以防太监干预朝政,但洪武大帝为了加强权力,不能尽信外朝的官员,所以仍不得不重用太监,他挑选通晓书算的宦官为他掌管重要的典簿和文籍,与他最初的禁令自相矛盾。

    到了洪武大帝的儿子,永乐大帝朱棣的时候,朱棣彻底地打破了父亲的禁令,在宫中设置内书堂,不仅准许太监识字,而且鼓励太监识字,他选朝廷翰林院四品以上的文臣作为内书堂的教习,教太监读书,常选十岁上下的宦官数百人进内书堂学习,从此太监读书成为常制,内书堂成为紫禁城内一个重要机构,从此造就了不少精通文墨的太监,其中不少太监的才情甚至远超外朝的官员。

    自洪武大帝后,永乐大帝起,大明朝涌现了大批把持朝政,甚至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比如刘瑾、金英、萧敬、毕真等等,他们或者出身内书堂,或者与内书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之,内书堂成为紫禁城内一个隐形的实权机构,进内书堂是每一个太监的梦想。

    吴公公和李公公自然也梦想着进内书堂,但他们看来没什么希望了,一则他们年纪大了,二则只有那些最伶俐得宠的太监才有机会进内书堂。

    此番听着白面公公说要带刘赐进内书堂,吴公公和李公公心里都颇不是滋味。

    刘赐的表现博得白面公公的喜欢,白面公公也没对刘赐生疑,毕竟对于他来说,只要不出人命,并且这人还能活下来,不会死在他的地方,就可以了。按规定,巡查每个新割的太监这个手续是要走的,但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只要不给他担罪责就行。

    白面公公转头对吴公公和李公公说道:“好好好,你们俩起了个大早吧,也辛苦了,一会儿把他送到我那边去,要是给咱们内官监添个好人才,也有你们一份功劳。”

    听到白面公公这么说,吴公公和李公公总算是松了口气,只要能过了巡查这一关,他们将刘赐送到上面去疗养,再过几天等苏金水回来把刘赐“补割”了,他们就算是过了这一关了。

    白面公公向那两个侯着的公公说道:“那咱们走吧。”

    刘赐也终于松了口气,他心中暗叹:“幸亏我从小受那许多姐姐妹妹的调教,练就一身瞒天过海的好本事,要是没这般机智,过方才这关可困难。”

    刘赐从小在巫山楼长大,母亲管教他的时间不多,在姐姐妹妹的簇拥下,他养成顽劣好玩的性情,从小就和姐妹们厮闹,算计着怎么整蛊姐妹们,怎么逃脱母亲和姐姐的管教。母亲拿他没办法,往往只有姐姐虞小宛能治得住他,但虞小宛又怎么忍心真的教训他呢,往往只是训斥几句,对他还是纵容的。

    于是刘赐从小在巫山楼和众多姐妹斗智斗勇之下,练就了一身滑如泥鳅的本事。

    方才眼看那白面公公走进来,刘赐看看自己的状态,知道这个模样绝不像“被割了”的样子,决计瞒不过这白面公公,于是他趁着白面公公还没注意他的空当,飞快地将棉布弄得污脏不堪,并抓起身边的血污,往自己的脸上、身上糊去,很快就装扮成一副惨兮兮的模样。

    并且,他在巫山楼见过姐妹们喝下藏红花熬的浓汤后的样子,那姐妹会躺在床上,痛不欲生地哀嚎,并且两手会僵硬地摊开。

    此时的刘赐并不知道,姐妹们喝下藏红花浓汤为的是去掉肚子里的孩子。他只知道喝了藏红花之后下腹会痛,这一痛的话,两手就会僵硬地摊开,他就机智地学了这个姿势,果然装得很贴切。

    至于怎么说话,怎么编“台词”,刘赐更是信手拈来,他的“演技”是不消说的,他长大之后,虞小宛和他说话都得提防着几分,生怕一不留神就给这个“乖弟弟”骗了。

    过关了。过关了。

    刘赐心里叹着,不禁放松了身子。

    这时,他听到白面公公骤然喊了一声:“哟!絮儿姐姐,您怎么来了?”

    刘赐惊得一颤,差点就要坐起来,转头看到门外灿烂的阳光中出现一个衣袂飘飘的身影,那身影娇小而曼妙,无疑是昨夜见到的那个女孩柳咏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