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不情之请

加入书签


    第七十三章不情之请

    城墙,是隔断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中,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道鸿沟不但在物理层面分割了两个文明,更是在精神层面区分着两个文明。

    高大宏伟的城墙能够给农耕民族带来安全感,但是却只能给游牧民族带来恐惧感。

    游牧民族感觉城墙就像是一个大的栅栏,包围住的人,就像是栅栏中的牛羊,等待着宰割。

    同时城墙也成为了游牧民族止步的地标建筑,不具备城墙的建设技术,自然也没有破解城墙的攻城技术,所以游牧民族对于城墙,向来都是望而祛步,但是又十分期待。

    因为他们知道,城墙那边是富饶无比的中原大陆,那里有着最精美的餐食,华美的衣服,温暖的房屋,以及他们所有想象不到的美丽。

    是他们祖辈流传下来的古老发源地。

    但是农耕民族却十分抗拒这些当年远走异乡开疆拓土的华夏苗裔同胞,因为他们反感游牧民族的肮脏,还有恐惧他们的野蛮。

    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用城墙来划分界限。

    从商周时期,长城这种东西就已经开始建设了,最开始的殷商建造长城,是真的为了圈养夷狄方国,但是从周朝开始,一直到战国的长城都是为了防止入侵,因为草原和山林的蛮荒,将那些华夏同胞们锻炼的更加强大野蛮。

    而中原的安稳富饶,却将农耕民族磨砺的越发圆润柔软。

    于是大量的长城开始在边陲之地的高山峻岭,山谷峡口处修建,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除了军事作用之外,还发现长城的另外一个作用。

    俺就是长城可以重构经济生态,原本中原与草原山林虽然是仇敌,但是也互相依存,游牧民族将多余的兽皮,牛羊甚至是妻女卖到中原,而中原则将一些商品带入草原山林。

    这种通商行为,是从上古时期部落间流通就出现的,而通商的鼻祖,正是殷商。

    《后汉书殿南匈奴列传》中记载‘北单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

    说明这种交易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而长城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将这种交易渠道,掌握在国家手中,原本边陲平民可以私自通商,但是筑成长城之后,平民无法私自通商,而草原民族则需要的商品就得通过关隘正式进出口,同时商品的价格和种类,也都掌握在了国家手中。

    这就是长城的另外一个作用,控制商贸,以及人流。

    就像是现在从城门中不断流入的‘僵尸’,每一个都得城门外一个烧开的热水坑中洗过澡之后,才能被送入外城安置。

    为了安置这些‘僵尸’毫都再次扩建,建造了第三层城墙。

    这些被屠檀他们送回来的林胡羁縻部落的人,真的跟‘僵尸’一样,虽然比翟仇他们的‘骷髅’看着好一点,但是却更加可怕。

    因为这些‘僵尸’身上有一股腐朽的死期,让人看着就忍不住皱起眉,真的很想没有脑子被本能趋势的僵尸。

    “这些残疾之人还救回来做什么?”王离也站在城墙上,皱眉看着那些断手断脚的僵尸。

    “既然他们活下来了,自然就得到了天帝的认可。”王诩紧锁着眉头,声音有些冷漠。

    这些人的状态比奴隶还要凄惨,奴隶们至少手脚健全,但是这些人大多都是被虐待过或者遭过大难的人。

    从这些人身上,王诩第一次看到了野蛮的恐怖,也第一次产生了杀意。

    听得出王诩语气的微妙,王离微微挑眉“帝君倒是仁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丧仁者刍狗不如。”王诩冷声笑道“这不叫仁慈,这叫天道,顺天道者近神,犹可违,逆天道者背神,不可活。”

    王离茫然的眨了眨眼,捏着下巴思索了一下“这是修炼法门?”

    王诩笑眯眯的看了眼王离,摇摇头“天机不可泄露。”

    王离抓了抓脖子,像是猴子一样在王诩身边转悠了一会儿,冲着城墙下值守的铁牛喊道“铁牛,去把咱们换下的那些被子毯子拿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