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七章 近水含烟-第2/2页

加入书签
    若说比武大会是江湖人的盛事,那么以菊花入宴则更为民间所津津乐道。因为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那些新鲜的烹饪法子很快便会传入千家万户,平头百姓即便无法以顶级菊花入宴,至少可以借鉴其中烹制技巧,或以水果替代花瓣,或以凡品更换珍品,如此种种奇思妙想,常常能翻出许多新花样,烹制出物美价廉的佳肴。

    如果说,烹制佳肴是皇家百菊宴无心插柳的结果,那么培植新品菊花则是林岂檀有心而为之举。

    林岂檀并非热衷山水草木的帝王,菊花对他来说,不过是展示皇权的工具。菊,主色明黄,象征天道、正直、高洁,他喜菊,天下便知君心所好,他喜菊,便是当之无愧的谆国晔帝。然而,仅仅如此还不够,林岂檀还想拥有一些无形的力量。

    谆国开国皇帝林燮寰一生爱菊,临终前昭告天下,要以玉雕菊花陪葬。彼时举国大恸,匠人送呈的精雕玉刻皆不为屹帝所喜,眼见林燮寰便要抱恨黄泉,皇宫守卫突然急报,说宫门外有人阐明受人所托,送来一个装着玉雕菊花的匣子。

    据史官记载,那玉雕只有手掌般大小,花瓣浅紫,紫中带金,层层叠叠,肆意舒展,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竟比秋日绽放的满地黄花更有神韵,流光溢彩,令人见之心惊。

    彼时,苍颜白发的尊圣皇后抹泪轻叹,此花只应天上有,不过凡尘走一遭。而林燮寰接过菊花,端详片刻,便含笑阖眸而逝,临终唯留一语,“天下太平,朕余愿已了。”

    此后,那玉雕菊花便随屹帝葬在了梓陵之中,关于玉雕菊花的猜测和揣度,也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三十余年后,皇家修缮梓陵,不知是谁提及了当年紫金菊花一事,为了慰籍先人英灵,后世帝王派人遍寻四海,希望觅得一株与史官记载中一模一样的菊花,然而令人惊异的是,此花仿佛真应了尊圣皇后当年之言,竟在人间未留下一丝半点的痕迹。

    那紫中带金、流光溢彩的菊花,一直是林岂檀极为渴慕的品种,但他心中亦清楚,花木百态,强求不得,此事只能顺天应时,绝非人力可轻易左右。

    今日听吴奂声提及此花,林岂檀顿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紫金菊花,紫气东来,上天的神谕,先祖的圣托,无论哪一样,都可为林岂檀镀上一层熠熠生辉的金光,犹如宝象庄严的佛像,只要端坐在堂,便能够接受世人景仰、叩拜,视为神祇。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