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砸上

加入书签


    听到这话,那缓缓远行的猴子未曾转身依旧是在往前走着,但那此时正缓缓走出门外而来的身穿着一身铠甲,脸上还戴着一顶绣着白凤的刺绣面具的魁梧女将却似乎是有几分不干了,那随着她那身后拖来的那一柄极为厚实沉重的玄铁乌金锤已经是被她挥舞起来。

    那一柄看起来像是无比厚实沉重的玄铁乌金锤在她的手中却似乎像是只是在用细细的粗绳在拽着一块路边随处可捡的石头一般,拿在她的手中看起来并无多大的份量却硬是在这半空之中拉出一道极为猛烈的风声,仿佛就像是一阵飓风迎面而来。只是呼啸之间便已是带着一阵破空的声响直奔着那一道转身离去却还未曾行走着多远的身影狠狠砸去,直奔着他的后心而来。

    像是试探,像是留下,却又像是纯粹地只是想要找个人去狠狠地发泄一般,想要找一个人去狠狠地大砸特砸一番罢了。

    这一番行动看起来却又有几分像是一个娃娃模样。

    而这此时所丢掷而出的臂力,却又显然不应该像是她这一名女子所应该具有的。又或者说,她也极有可能是像那传说之中“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那般的女子之将。因为,从她那极为厚实闪重的铠甲来看,在那之上,却又似乎是夹杂着极为不少的份量。

    而从她这身负着一身铠甲,脸上却又还戴着一顶绣着白凤的刺绣面具来看,这稷下的学宫之中,似乎是并不像是传说之中的那般“饱读诗书、纵横八卦、六略五行”那般简单。

    或者说,习行武法纲常也是那么简单以及在这日常的修习日课之中是必不可少的。又或者说,其实他们只是这一座浩大穹宫之中的几名看守的将领罢了。

    其实也对,这一座规模极为浩大却又遥遥独立于这八国之外不受任何势力、家族以及任何国家所能够掌管得住的甚至是比那八国之中的任意一国的皇宫之中更是要显得极为浩大的稷下学宫,在此之间有这样一群所在此处看守着的异士武将倒也很是正常。

    毕竟,这里所培育的,可是随时都有可能掌握着这长城之内的这一片大地之中这八国之内所有的权势之人。

    虽然他们从这仿佛宛如天门的学宫门外出去之后可能就再也不再受这学宫所制、归这学宫所管,但因为此地的名声浩大,良才甚多,这可无论是在这八国之内还是那西域的塞外以及那东洋的各洲国地可都是极为负有盛名的。

    否则,也就不会有因这中土的八国之中大唐最大而最终是被人民所称呼着为“遣唐使”的那一次次不辞辛劳、跋山涉水直奔这遥远的东土之中所极为负有盛名着的稷下学宫罢了。

    至于那不远万里、不辞劳苦,甚至是丝毫不惧性命之忧、人头落地依旧是要跋山涉水越过这东土中原的大唐之国的连关封锁而只是为了能够用那双脚踏足这整个世界,用那心神去遍读这整个世界,只为知晓这何为“普渡众生”,却又只是一心想着去要渡人渡己甚至不顾改姓易名为唐三藏却又被那压在五指山下被他所顺道救出的猴子、那一只早已经是不再像那“妖王”身份了的“妖王”所称呼着的“光头和尚”。

    至于他是否曾来到过这一个地方,又为何一心是要往那西方而去。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普渡众生”以及众人眼中的“西天取经”的吗?!恐怕除了他之外也没有谁会知道这一个答案。

    而在他的那一个世界之中,似乎,这稷下的学宫是早已经荒芜、杂草丛生。在那昔日的盛名之地所留下的,仅仅不过只是能够令这后人无限向往以及悼忆和怀念着的那遥遥只留存在那传说之中的盛世空名了吧。

    毕竟,无论是“人”、是“国”、是“神”、亦或者是“妖”,一旦他随着那时间的没落而去不断被天地所遗忘,除了先前所还仅仅残留着的那样一些还尚未被抹去的痕迹以外,恐怕是再也不会有谁还会再记得他们了吧。

    而这一些仅存着细细可数的痕迹,也终有一天会随着时光的抹去,随着那些所记得着他们的谁一一地逝去从而消失在这岁月的流逝以及消散在那风沙之中。直到最后除了名字甚至是谁也不曾会再去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