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小小规划-第2/2页

加入书签
    见她像失神一样,葛根连叫了她两声。

    “啊”葛如沫回过神,想了想,“葛根哥,你帮我准备些玉黍种子就行,其他的就不用了。”

    葛根拧着眉说,“可是你那几亩地,旱沙地种玉黍还行,可你那地还有一些是低洼的积水地啊,种玉黍不成的吧?不然种点水稻吧虽然土质不佳,收成不会太好,终归是有点收成的不是?”

    葛如沫摇头,“葛根哥,粮食我是不打算种了。”

    葛如沫的话让他吃了一惊,“你不种粮食!那你种什么?”

    “我打算种些药材。”这是她买下那地后不久就有了的想法,她想把上藜村乃至清河镇弄成一个药材产地。特别是在她查过县志,又去过山上查看过本地的野生药材之后,这种想法就更浓烈了。

    说到种植药材,不得不得到一个名词,道地药材。

    所谓的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关于道地药材,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唐代的孙思邈,他在千金翼方中论‘药出州土’,当时唐朝将行政区划为十三个‘道’,他便以‘道’来归纳药材产地,强调用药须知所出土地。而在明代的本草品汇精要中,在药物条文中设有‘道地’专项。其后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中有‘好道地药材’一语,这些都说明了人们渐渐地认识到药材产地和质量的关系。

    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是有提到‘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只是说明了同一样药材,不同地方所出,药效也不尽相同。

    此时人们对道地药材的认识,并不深刻,甚至都没这个概念。

    她要种植的,正是适合本地区生长的,能成为道地药材的中药。

    像她之前提到的四大怀药,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辖区)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四味中药。在清乾隆年间就曾有怀府河内县令范照黎写诗赞誉:“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蓠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

    还有东北人参,云南茯苓,山东阿胶,江苏薄荷等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享有赞誉。

    她查过汝阴县志,发现她现在所在的汝阴县正是位于河南道最南面。

    河南道辖有一府、二十九州,共一百二十六县,汝阴算是最南面的一个。

    最适合种植某些药材,像刚才提到的四大怀药,就挺适合种植的,还有山茱萸、辛夷、忍冬、牛膝、望春花、柴胡、白芷、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天南星等十几种药材。

    但其中有些药材挑地形,她手上就那么几亩地,若不适合它们生长,那只能舍弃掉。比如牛膝,就需要土地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沙壤土地块为宜,黑粘土、盐碱土块不易种植。

    还有一些,需要到明年秋天或更长时间才能收获的,如桔梗柴胡,也暂时不考虑种植。

    她想种一些当年就能收获的药材,像天南星就挺合适。

    ,精彩!还在为找不到小说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或搜索热/度/网/文《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