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无须言说的交易

加入书签


    在丁烨眼中,吴庸略显生涩的演技,证明了在他的心里,已经有至少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认为自己就是人格分裂患者。

    现在的表演,不过是为了在缓和气氛的同时,仍然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出试探。

    丁烨暗自叹了口气。

    想来,一个月的同吃同住,又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硬要说他的反常是因为没有从扮演的角色中走出来,恐怕只要是带点脑子的正常人,都会生疑。

    但有些事情,各自心知肚明是一回事,捅破了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这个时候告诉了吴庸,他想知道的事,势必得做出更多的解释,而且,这个过程会让丁烨很不舒服,强烈缺乏安全感。

    所以,丁烨若有深意地笑了笑,继续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说:“世间无难事,唯手熟尔。”

    “你的演技还有些欠缺,要是真对演戏感兴趣,以后我可以跟你分享一点经验,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些自信的。”

    吴庸双目放光,热切地说:“那感情好啊!不瞒你说,我之前也去两部戏里做过龙套,别的倒还好,就是天赋不行,没什么镜头感,每次都得在这上面花许多笨功夫。”

    “烨哥,你要是不嫌弃我笨,就教教我呗!”

    丁烨嘴角勾起的弧度往上扬了几分,十分满意吴庸的知情识趣,当下也不藏私,便跟吴庸探讨起在镜头前演戏需要注意的事情和一些经验诀窍。

    81576给吴庸安排的学习,向来很系统全面,但都是冷冰冰的知识。

    就好像拿着中华菜系的菜谱做菜,看着菜谱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放一勺盐,少许酱油。但这一勺是多大的勺子,少许又是几克,全都没个定数。

    拿着同样菜谱的两个人,做出来的菜的味道,可能是天差地别。

    同样的,有些东西文字记录得貌似清晰,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才会发现细节上有许多书本没有的知识。

    即便吴庸目前的演技,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表演,已没几个人能看出端倪,但他这个野路子,欠缺的是在镜头前的经验技巧。

    现实中的演员,可不是单纯演得真实就足够的。

    两人围绕着演戏聊得火热,没再提之前的话,因为双方都认为,已经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丁烨自然不必说,他需要吴庸这个“知”对他的事情保持缄默,而从吴庸不再提方才的话头就能看出,他已经收到了丁烨的暗示,接受了“闭嘴,安心拿点好处”的交易内容。

    至于吴庸,当他用丁烨眼中的“稚嫩演技”,说出那番尴尬的解释之后,他的目的其实就已经达到。

    虽然还是没弄明白,丁烨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到了副人格的记忆,他得到的记忆节点、范围又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但吴庸已经从根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不用再因为这一点而烦心。

    他方才的举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丁烨以为,他时从这段时间的接触,因为丁烨的异常行为,而推测出了丁烨患有人格分裂。

    那么,就算丁烨后面发现,吴庸有露馅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解释。不仅如此,之后跟孟子渊沟通委托的相关事宜,也不用像之前一样,假装自己一无所知,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问许多事情。

    丁烨点出他“演技有欠缺”,就说明,丁烨已经接收到了他的讯息,只要他不把这件事捅出去,丁烨就愿意提携一二。

    解决了后顾之忧,接下这个委托的“支线任务”也成功突破,吴庸对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十分满意。

    吴庸和丁烨都从事着“演艺事业”,一聊起自己的专业领域,话匣子打开了就难以合上。

    好在丁烨还记得他把吴庸请出来喝茶的本来目的,不是和他探讨演技,而是搞清楚孟子渊背着他都做了些什么。

    茶过三巡,香气已经淡了,丁烨不再冲水泡茶,转了个话锋,把跑偏的话题扯了回去。

    对于要不要把孟子渊的委托向丁烨和盘托出,吴庸在丁烨泡头道茶的时候,便已在考虑。

    按理说,孟子渊跟他签的合同上边,也是写的丁烨的名字,因为写“孟子渊”不会有任何法律效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