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婚准备-第2/2页

加入书签
    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戴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御轮三周,先归。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侯。

    聘娶六礼中,雁是最重要的礼品。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对用雁作为礼品作了解释:“《礼》曰:女子十五许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为贽。纳征用玄熏,故不用雁也。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古人以雁为礼,一取雁是候鸟,每年秋分时节南去,春分时节北返,来往有时,从不失信。喻男女婚前互守信约,婚后夫妻坚贞不渝。二取雁是随阳之鸟,喻妇人出嫁从夫;三取雁行有序,飞时成行,止时成列,迁徙中老壮雁率前引导,幼弱雁尾随跟紧,井然不紊,喻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由于雁是飞禽,很难捕捉,后人以鹅代雁,谓之“雁鹅“。

    经过此“六礼“,婚姻正式成立。如此复杂漫长的过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牵引,而真正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未直接参与,只有在结婚完成之后才见对方模样。如此玄妙的结合,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男女之间的姻缘,要经过媒人的物色,经过生辰八字批合吉凶,就仿佛两个今生素不相识的人,不知经过几世的修缘,今生在出生之时,就以定下姻缘,共度一生。

    而汉代的离婚也比较繁琐,当然了东汉时期都是以男人为尊,所以,一些婚姻教条都是给女人立的,比如七去三不休等等……以免影响和谐,关于古代休妻的制度,这里就不介绍了。

    所以,侯氏,就想找人进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等繁琐的礼仪。

    而宁儿有她的哥哥典韦在,白语嫣和胭脂的家人都在白狼也没有那么麻烦,她们三个女人的婚期都比较好办。

    唯一麻烦的就是甄宓,因为甄宓的老家,是中山无极,而中山郡隶属于冀州,现在别说是冀州就是整个河北都是袁家的势力,要不是公孙续他力挽狂澜夺回了幽州,那么就连幽州都是袁家的。

    而当初公孙家强胜的时候,公孙瓒和甄家的老家主,上蔡令甄逸结的儿女亲家。

    可是,甄逸去世的早,后来公孙家就落寞了,所以,甄家的老二甄俨就想把小妹,许配给袁绍,可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却相中了甄宓,这也是袁熙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让公孙续投效他的真正原因。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