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来自公孙度的危机

加入书签


    “好,你接着说。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张志刚不急不缓的问道。

    接着就听驴四接着说道:“我们家主子,不知道是怎么知道了,袁绍派使节去和我们老爷公孙度联系,他们是想让公孙度攻打这个……这个……对对,这个叫卢龙县的地方,是为了一个叫公孙续的人,听说他是袁绍的仇人。对对就是这么个情况,后来,公孙度就和自己的两个嫡出子商议起来,我们家主人不受公孙度的待见,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与北面的乌桓连手,后来我们两个人就陪着我们家主人……”

    这一回,这两个人算是彻底老实了,只听驴四慢慢的说道,张志刚听她这一说,就不是生不生气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张志刚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也难怪,张志刚现在还没有上位者的气势,他遇到严重的事情,也会失态的,就这样出了点冷汗就已经不错了。

    那么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但是要说明这件事情,我们还要先介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辽东太守公孙度。

    公孙度(生于公元150死于公元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后世的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的军阀。

    少年时他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公孙度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病逝,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

    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的安宁,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的发展。

    以上就是这位辽东太守上一世的生平,但是这一世的事情就都有所变化了,也许历史本来就欺骗了我们的双眼。

    接着张志刚就从驴四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还真是袁绍知道了张志刚。

    他在卢龙县立足之后,袁绍还没有时间和能力继续北伐了,再者说,现在大汉天下局势复杂,各地豪强山贼林立,诸侯都纷纷割据。

    所以,袁绍现在有冀州、青州、再加上刚刚得到的幽州,他一时之间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另外,袁绍下一个目标就是并州张扬和北海的孔融,公孙续虽然也是他袁绍的心腹大患,可是公孙续毕竟已经低落谷底了,他袁绍只要将来一统河北,那么公孙续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他袁绍让这公孙续继续在北方发展,他还不放心,因为最近传回来的消息,好像这个公孙续也不是饭桶一个。

    就在这么个时候,袁绍身边一个谋士就出现了,这个人名叫许攸,许攸(生卒年不详,生于公元204年),字子远,南阳(后世的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许褚斩杀。

    许攸他虽然有很多的毛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足智多谋,满肚子坏水,这个人啊,你如果得罪一个一勇之夫,他最多也就是对你喊啊杀的,只要你有点脑子,就能够趋吉避凶。

    可是,你要是得罪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那可就坏了,他可能就是喝口茶的功夫,就会把你算计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这个许攸一看,自己的主公,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眉头深锁的,后来他才知道,主公袁绍是为了北面的公孙续而犯愁,最后许攸哈哈大笑,他就给袁绍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利用辽东太守公孙度。

    因为张志刚他现在的卢龙县,就在辽东的西面,可以说,公孙度那边早上发兵,晚上人马就会赶到卢龙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