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来势汹汹-第2/4页

加入书签
        第二是海沙帮的覆灭并没有意味着这件事的结束,海汉人的言论明显是给他们自己留下了进一步行动的余地,也就是说他们还可能以这件事为借口,向东海上其他势力发动攻击。至于海沙帮是不是动了海汉人的利益,由于其三个大头目都已失踪,这事也没法再查证对质,海汉人单方面的发声就成了舆论的主要方向。

        这两个信息中无论哪一个,对于东海上的走私商和海盗们来说,似乎都算不上是利好消息。而海汉人接下来在六横岛东北方向采取的一连串清剿行动,似乎也印证了某些不好的猜测——海汉人想要的可能不止是一个六横岛而已。

        面对这种风雨欲来的形势,有意欲托关系找门路,趋炎附势者;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壁上观者;有不甘被外来势力压制,准备作困兽之斗者。各种心态,不一而足。不过真正的意见博弈并不是在舟山群岛展开,而是在宁波府这边的各种公私场合中。

        在东海舟山群岛站得住脚排得上号的势力,其实都与宁波乃至浙江的官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地流入舟山群岛的银子,并不是全都进了海盗和走私商的口袋,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各种秘密渠道,送进了宁波的各处衙门和官老爷的府邸。因此对于东海上的局势变化,涉及到的可不仅仅只是那些身处法外之地的人,但凡有利益牵扯其中者,都在默默地关注着六横岛事件的发酵与进展。

        处于石浦港与六横岛之间的昌国卫是首当其冲的官方机构,因为出事的石浦所便是昌国卫下属的卫所。从地理位置上看,昌国卫卫城就位于石浦港以北仅仅二十多里的地方,马灵在战后所递交的报告便是送到昌国卫这边。

        昌国卫指挥使严国伟对于海上纷争一向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而且他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主要的精力已经从治理地方、屯田戍边,转移到如何能在告老还乡之前利用手中职权多捞一点养老金,以便回到家乡之后能够做个富家翁,顺便给子孙多留下一点家产。

        严国伟手底下钱仓所、爵溪所、石浦所几个地方的千户会在每月按时将孝敬银送到昌国卫城这边,至于他们如何得来这些银子,是靠着军中吃空饷喝兵血的手段,还是与东海上的走私商进行非法交易换来,严国伟并没有兴趣知道。只要昌国卫所辖区域内风平浪静,没有发生大的事件,严国伟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守在自己的官邸收银子一直收到退休那天。

        但马灵递交上来的报告打破了这种平静的局面,说得直接一点,是突然出现在昌国卫辖区内的海汉人导致了这种变化。严国伟虽然一心向钱,但并不代表他是个只认得银子的老糊涂,能够稳稳当当收了这么多年的黑钱没出过事,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头脑和能力。严国伟很清楚六横岛的海沙帮是什么来头,也知道他们背后的靠山是谁,对于海沙帮向石浦港和石浦所城发动突然袭击这件事,严国伟根本连报告上的一个字都不相信。

        海沙帮的李罗头虽然是个粗人,但并不是疯子,事实上严国伟对他的印象还不错,因为每年李罗头都会安排让严国伟到六横岛去“秘密巡视”,不但照顾得十分周全,而且临走都会献上一笔不菲的大礼。在严国伟看来,李罗头可不是那种分不清地位尊卑,吃不准自己有多少份量的糊涂蛋,他在六横岛上赚钱赚得好好的,为什么会发兵去打石浦所城?海沙帮的后台就是军方的人,难道他李罗头吃撑了变着花样作死不成?

        严国伟对海沙帮及石浦所城的状况都很清楚,这两方打起来,海沙帮肯定是占优的,但想在短时间内攻下石浦港和石浦所城,却也不太可能。马灵就算再怎么吃空饷,石浦所始终还是有保底的部队编制,职业军队要依靠城防工事对付一帮民间武装分子还是没问题的。再说这昌国卫城距离石浦港不过二十里,急行军一个多时辰就到了,海盗哪里来的勇气冒着颗粒无收的风险去攻打石浦所城?反过来说,就石浦所那几条破船,又怎么可能一路追杀海沙帮追到六横岛上,最后连海沙帮的老窝都给端掉了。海沙帮要是真这么不堪一击,早就被他们的邻居三林帮给吞并了,哪等得到石浦所去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