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核心-第2/3页

加入书签
        是否适合,他自己也是说不清楚的。

        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指纹会战这段时间里,在场的几十名指纹专家,其实都是竞争关系。

        遇到一个指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否被别的指纹专家看过,为何没能比中?没能比中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未能比中的原因是匹配问题,那自己的特征点做的再好也没用。

        如果指纹的残缺度过高,那别人无法比中,自己很可能也无法比中。

        正因为如此,有指纹专家就提出了指纹会战中的策略是“清晰的不做,太模糊的不做,不轻不重试一试”。

        听起来很简单的,好像是自己打转儿的策略,但仔细琢磨,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策略。

        在这种场合,遇到太清晰的指纹,其实是没有做的价值的。太模糊的指纹,也是如此。

        只有不轻不重的指纹,是众多指纹专家工作的重点。但是,想想这么多的指纹专家,都盯着这些不轻不重的指纹,那重点也就变成了难点。

        江远能处理较为模糊的影像的技能,也因此就变的独树一帜了。

        回到办公室,江远的电脑已停止了嘶吼,风扇有气无力的转动着,像是刚刚接待了一群人的特殊交易员,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能喘气,而努力的呼吸着,同时,因为刚才的工作而结出的累累硕果,又让它骄傲不已。

        江远看向屏幕上的指纹图像,足以辨认的沟堑已多了不少。

        江远满意的点点头,图像不怕糊,就怕没得像素,全得填充,那在刑科影像中,就显得真假难辨了。

        糊锅底式的图像反而简单,把该处理能处理的像素处理一下,剩下的全是能用的。

        江远尽量选择较为准确的图像部分做支撑,再做特征点,然后再跑软件。

        第一次,100枚指纹,未比中。

        第二次,江远重新选择了特征点,重新刷了200枚的指纹出来,看到第47枚的时候,就找到了一枚相似的指纹。

        相似而不是相同,是因为两枚指纹都经过了处理,特征点吻合的地方并不多。

        但这种情况,在疑难指纹中是最常见的。

        还是一样的原因,要是特征点能够轻易吻合,何至于送到省厅,进到指纹会战中来。

        在这里,计算机的自动化判断,反而是退居二线了。

        指纹专家们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人类的判断。

        现在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值系统,它做的不是图像判断,而是通过对图像赋值,来做数值评判。

        直白的讲,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识别的就是端点和分叉点,它对大多数的特征点分辨都有效,但某些传统的特征点,比如小点、小勾、小叉、小桥、小眼、虚线等等,自动识别系统是没分辨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