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聘礼

加入书签


    胡三省那处的消息来得有些晚,接到通话请求的时候,刘禹还有些担心是不是事情出了意外,好在一切顺利。据他所说,为了挑个吉日,所以耽误了两天,现在婚书已经写妥,两家这就算是正式定了亲,至于别的程序,因为没有兄弟和亲族在,只能刘禹自己登门跑上一趟。

    按宋制,过了定贴也就是婚书,这门亲事就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据《宋刑统》所记,对于悔婚者惩罚如下“不得辄悔,悔者杖六十,婚仍如约。”也就是说,婚书上那位“叶家第十三女名璟者”已经是刘禹的合法妻子了,就算她悔婚了也是,所不同的是还得被打六十下屁股,然后再抬进刘家,而现在他们缺的只是一个仪式而已。

    这仪式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能很简单,并不比后世要更为繁重些,杨行潜拿着一本朱熹所著的《家礼》,将其中的步骤一一向他解释。原来这婚礼的前四步,议亲、纳采、问名、纳吉已经被胡三省走完了,他要做的就是纳征、请期、亲迎等等,简单来说就是送上聘礼、敲定婚期、迎娶新娘,实际上前二步是一次完成的。

    “所需几何某找找看,对了列在此处,书中云‘币用色缯,贫富随宜,少不过两,多不逾十。今人更用钗驯羊酒果实之属,亦可。’话虽如此,倒底是公府之家,东家还是稍费些心为好,吾观这京师之中,四方货食俱有,不如采购齐备了随运而去为好。”

    自己也没有经历过婚娶之事的二把刀杨行潜好意地提醒道,刘禹听了暗自发着笑,还是古人实在啊,这娶了一个高门贵女,所需如果严格按书中来说,简单点说就是白得一个老婆。这还不只,女方还得陪嫁财物房舍田产之类的,而自己给出的彩礼居然不到十两银子!

    怪不得古人要生男不生女了,这完全是个陪钱货啊,如果陪嫁的少了,女子在婆家连头都抬不起来。而他的老丈人居然生了十六个女儿,活下来直到成年的就有九个,后面三个未成年的,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真不知道他的收入要有多高才能支付得起这么大的开销。

    在深深地为封建压迫之下挣扎的广大妇女默哀了一下下之后,刘禹开始怡然自得地想像起自己腐朽的生活来,这些东西他没打算照杨行潜说的在临安府买,反正也准备从后世直接杀到老丈人家去,干脆就在后世采购得了。

    婚娶是大事,刘禹当然要尽量利用得多一些,于是他先去了禁中一趟,以晚辈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将这个喜讯告知了太皇太后谢氏,同时正式请求休沐,被人弹劾的事当然也不能不了了之,在朝廷调查期间他也正好去完婚。

    “你这小子还算有些福气,既然过了贴,你的事老身准了,挑个日子尽快起程吧。旁的事无须担心,老身相信你的清白,这样也好,验上一番,也能堵了悠悠之口。信国公那处给老身带个好,让他颐养之际也想想朝廷之事,真是羡慕他啊,儿孙绕膝,游嬉山林。”

    说到最后,谢氏叹了口气,不知道是想到叶府的子孙众多热闹非凡还是他能置身事外不用操心这些烦心事。刘禹见状知机地告辞,带着谢氏赏下的一些锦缎珠饰退了出去,只要能请到假就算是达到了目地,现在他可是“奉旨完婚”。

    “先生,你在建康城中也呆过些日子,可曾识得这个刘直阁?听说他英勇无匹,常常身先士卒,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儿,不知道传言属不属实,可惜这样的人儿也要成亲了。”少女带着一群宫女从另一个方向走过来,看到他退出慈云殿,指着他的人影说道。

    “不曾。”被她所问的女子看上去要年长一些,抱着一具古琴轻轻地说道,少女不再追问,一行人向着殿门而去。抱琴女子状似无意地撇向那个方向,眼角出现的身影仍是熟悉的那般挺拔,他要成亲了么?也难怪,这样的人才,又怎么可能无人相中。

    对于刘禹能提前得到消息,叶应及并不感到意外,他知道传音器的作用,站在阶上看着从门外走进来的年青人。一个问题让他犯了难,现在要如何称呼对方?妹婿?原来的朋友突然就变成了一家人,让他有些不适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