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漠黄沙-第2/3页

加入书签
    没了干扰,少了牵挂,甚至不需要饮食睡眠,这种状态最适合静心冥思,深谋远虑,接连数日,南风都在熟记默念,只在心神疲惫之时出去透透气,捏粒沙子投入小坛。

    由于周围没有草木,便无法通过草木的荣枯来判断天气的变化,此时应该是初冬时分,外面刮的是北风,只是刮风,也不见下雪。

    起初,南风很享受这种安静,天书的推敲也略有进展,所谓进展,并不是具体所得,而是对天书的本质有了大致的认识,天书不是武功秘籍,并没有记载具体的法术,天书更像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形规律。

    半个月后,这种平静被打破了,打破平静的不是外来干扰,而是自身的心浮气躁,便是如何努力,也静不下心了。

    这是一种心慌,烦闷,暴躁的感觉,起初南风还试图强行压制,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完全不得静心,察觉到危险,南风暂停了对天书的推敲,腾出精力,查找原因。

    首先可以排除外力干扰。没了肉身,自然不会是身体原因。推敲天书也只是梳理捋顺,并没有具体细化,自然不会有走火入魔一说,更何况天书不是武功秘籍,无论推研是否正确,也不会出现走火入魔的情况。

    将可能的原因逐一排除之后,终于找到了病根,之所以心浮气躁,是因为自己太过专注,令得阴阳失衡。

    要知道人体阴阳并不单指肉身的气血,还包含了元神的张弛,所谓元神张弛,实则就是思想的动静。

    有些人好动,有些人喜静,但不管是好动之人还是喜静之人,都不是完全单一的动或静。

    好动之人也会思考,只是想的很少,却不表示他们只做不想。

    而喜静之人,也并非一味思考,也会有将心中所想付诸实施的时候。

    他的问题就在于一味思考,精神有静无动,元神有张无弛,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太过专注,绷得太紧,不曾放松。

    找到病根便尝试缓解,但身在此处,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地面上除了沙子别无他物,想要找点事情做,只能着眼地下。

    这处城池废弃的并不突然,原本住在这里的人应该是搬到别处去了,也没留下什么物件,不过在四处游荡的过程中,他倒是发现了一口被泥沙堵死的废井。

    闲来无事,便使用法力移走沙粒向下挖掘,很快自十几丈处挖到了泉水。

    但那水脉并不旺盛,泉水不得外溢,只能继续向下挖掘,同一处位置,在不同深度可能有多处水脉,接连挖出几处,水量都小,直至下挖五十多丈,终于挖到一处旺盛水脉。

    泉水向上喷涌,很快溢出地表。

    起初,涌出的泉水都渗进了周围的沙地,待得周围的沙子吃饱了水,泉水开始自低洼处汇聚,渐渐形成了水洼。

    数日之后,水洼变成了一处三丈见方的小水潭,此后便不见扩延,水深三尺,很是清澈。

    南风挖井只是为了分散心神,并不是出于需要,挖了也就是挖了,实则也无甚用处,待得心境回归平和,便回去继续推研天书。

    很快,又有所得,此番明白的是天书之所以隐晦难懂,并不是因为其内容过于生涩,而是因为它太大,囊括的范围太广,覆盖的东西太多,一条规律,若是只适用于某一件事情,能够表现的非常具体。若是一条规律适用十件事情,其表述就无法过于精准,而一条规律若是适用于天下万物,就势必显得空泛虚无。

    推敲天书最大的难点不是逐字逐句的理解其字面意思,而是将天书内容与天地,乾坤,阴阳,是非,善恶,男女等互相矛盾且又彼此融合的诸多表象进行对照,找出隐藏在其中的诸多规律。

    参悟天书实则就是参悟天道,只有明窥天道才有可能参透天书,一旦参透了天书,就可以找出并掌握隐藏的天道规律,拥有左右并改变乾坤阴阳的巨大能力。

    所谓的很快,其实只是对南风而言,实则这些许心得足足花去了他一个多月的时间,不知不觉,他来到黄沙岭已经两个多月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