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二·太平

加入书签


    二百二十二·太平

    鞑靼王庭派来使进京的时候已经是初冬,不过一年时间而已,局面颠倒过来,原先趾高气扬的鞑靼人这回进京都要缩着尾巴-----要是不缩着尾巴,刚被鞑靼闹了一场的大周恐怕把他们吃了的心都有,更别提要借兵给他们平乱了。

    也谈仗着骑兵自立为王,王庭拿他根本没有办法,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

    拓木也有派遣过使臣去求和,可是居然被也谈砍了脑袋。

    常首辅听见消息的时候正和崔绍庭在下棋,闻言忍不住摸着胡子看看边正在观棋的崔应书,笑着同他道:“从前清风先生总说,别看绍庭是个武将,却你这个官还要多几个心眼,我总不信,现在却信了。这一手离间计用的可真是妙啊。”

    这个隐患崔绍庭早早的给鞑靼人种下了----鞑靼王庭日渐衰弱,太师也查把持朝政,对鞑靼王庭根本不甚尊重,原本不是铁板一块的地方,经过了也查被擒又被送回王庭的事之后,这两方人马绝不可能再坐在一起办事了-----算是也查和拓木达成了一致,也谈也不愿意啊,谁会愿意把权势这样容易瘾的东西拱手相让?

    从前是没尝过权利的滋味,所以一直甘心屈居人下,等一旦尝到了甜头,一想到回去要把兵权交出来,重新过听命于人的日子,也谈怎么受得了?

    他算是真的受得了,崔绍庭派去的细作也不能真的叫他受得了,总有法子撺掇一个本身对权势抱有渴望的人的。

    这样一来二去,也谈跟鞑靼王庭的关系根本已经僵的不能缓和,而鞑靼王庭又打不过也谈,打不过也谈,也绝不愿意把王位拱手相让,那怎么办呢?

    都不用派过去的细作动什么脑筋,自然会有人提出来大周求救的-----之前送也查过去的时候不是已经合作过了吗?合作的还挺顺利,有了这层关系在了,为了王位稳固,向大周借兵又有什么不能呢?

    崔应书在旁边笑起来:“可不是,他可我狡黠多了,只有先生总是把他当老实人。我可冤枉的很。”

    崔应书和崔绍庭两兄弟都瘦了许多,常首辅看看他们,忍不住在心里感叹,崔氏一门可真是不出废物,这回连在晋的崔应堂他们也帮了不知多少忙。

    他先笑着骂了崔应书一阵,而后去问崔绍庭:“可是若是拓木抵死不从咱们朝廷,那岂不是又便宜了也谈吗?”

    “不会的。”崔绍庭落下一子,抬起头来看着笑着的常首辅,告诉他:“您也知道鞑靼人是些什么人,咱们大周的礼义廉耻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吃饱穿暖才是正经的。从前鞑靼也不是没对咱们俯首称臣过,他们只是习惯性的趋利避害罢了,有这样的本性在,不怕他们不钩。”

    难怪当初在福建的时候能把那些海盗打的哭爹喊娘,这份揣摩人心的本事,恐怕算是崔家嫡传了,怪道太孙妃对人心揣摩的程度也这样厉害。

    常首辅笑了笑:“鞑靼来使已经在驿馆落脚,少不得叫绍庭你出面当个黑脸了。”

    当初鞑靼怎么同大周提的条件,这回要怎么变本加厉的同他们要回来,崔绍庭对付这些鞑靼人们自有一套,让他出马应付,实在再合适不过。

    崔绍庭点头应是:“绍庭义不容辞。”

    常首辅放了手里的棋子,看了棋盘半天,叹一声:“我输了。”一面收棋子一面看着崔绍庭和崔应书:“说起来,宋家已经开始急流勇退。宋老这个老狐狸人老成精,在如日天的时候奏章乞骸骨......实在聪明之极。你们呢?”

    崔绍庭有些诧异的看一眼旁边的崔应书,又看看常首辅:“我们自然是要守孝啊!”

    崔老夫人去世,崔应书作为儿子,守孝三年乃是人伦,而为伯母戴孝一年,这也是天经地义之事,崔绍庭说的理直气壮:“至于三年之后,天地或许又不同了。”

    崔家当然可以算是后族,可是崔家同样已经绵延百年,族人才层出不穷,几百年从未有过断代,到了这个地步,崔家不可能因为出了一个皇后安心当富贵闲人-----他们同宋家不同,宋家宋珏如今还年轻,宋老太爷退下来,既能叫圣安心,也能为后来人让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