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人心

加入书签


    卢重华见她脸色似有变化,拉着她走了几步,脚下不停,话说的又快又急:“其实,杜姑娘同他们家大人很不一样。”

    同陈阁老不一样,杜阁老算不上不会教儿子,杜家几位老爷还是有功名在身的,一个举人两个秀才,杜大老爷就是举人,考了举人考不中了,也不再考了,去了吏部听差。原本排官这等事,连同进士也多有等几年也等不到缺的,更别提只是个举人,基本只有祖坟冒烟才有可能领的了差事。可杜大老爷又不一样,有杜阁老在,宋程濡当时又正好刚进吏部,又因为递兴福他们密信的事承了杜阁老的情,便有意回他个人情,叫文选司的人给他勾了个去处,恰好滇南那边教谕的位子空了出来,自然就把他提到了鹤庆县去当个教谕,虽然是个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民风又彪悍,可当时圣上极看重滇南的教化,做好了,连升几级的比比皆是。

    杜阁老知道是好去处,还特意再三叮嘱儿子要吃得住苦,谁知道杜大老爷呆了三年,考核只得了个良,又叫留任一任,杜大老爷却死活不肯再待了,于是本来再待三年就能疏通个好前程的杜大老爷义无反顾的跑回了京城,这一跑不要紧,别的是没指望了,杜阁老只好豁出脸面给他挂了个虚职。

    因此杜大老爷也就一直不思进取的窝到了如今,可他跟陈家的那些人不同,他虽然窝囊没用,可他也不怎么惹事,若不是后来杜阁老权势越来越大又越来越顾不上他,他也不至于吃人家几句教唆就开始斗鸡走狗,养起了外室,现成的被宋琰拿了当捅向杜阁老家风的刀。

    可杜大老爷如此,杜阁老功利,杜夫人也盲从,可其实杜芳曦却真是个极不错的姑娘,她自小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姑娘的睿智跟冷静。

    这样的人......宋楚宜凝眉思索半响,等落了座了,回头去问卢重华:“你同杜姑娘很相熟吗?”

    卢重华知道她的意思,拿了扇子遮了脸偷偷跟宋楚宜咬耳朵:“前段时间她出入清宁殿也很是频繁,一来二去的确实有些交情。这位杜姑娘同我差不多,不算有志向,却也不是上赶着当人侧室的人。她有句话很合我的心思。”

    宋楚宜朝给她递了颗果子的十一公主笑了笑,回头示意卢重华继续说。

    卢重华唇角弯了弯:“杜姑娘说,再怎么有品级的侧妃也是妾,她不是自甘堕落的人。皇后娘娘叫她抄经,她也同陈明玉不同,从不讨好卖乖,认认真真抄了,一声不吭的交给谢司仪......因此我说,她同杜家的大人们其实不一样。若不是因为她母亲,她恐怕连应付也懒得应付。”

    至此,宋楚宜再听不出卢重华的意思也不能了,她挑了挑眉:“怎么?你是来当说客的?可你晓得我的性子,我眼里容不得沙子呀。”

    卢重华嗔了一声,伸手拍拍她的手:“胡说什么?我难不成还劝你接纳她当侧妃不成?便是我真来说这个好话,她自己也不肯呀!我是想说,若是能成,你不如结个善缘,广恩伯家的亲事,应了也未尝不可。”

    卢重华实在是个很剔透的人,宋楚宜瞧她一眼,见她抬了扇子,自己就把扇子轻放在了桌上,好整以暇的道:“你想的不错,我的确是该广结善缘的时候。可为什么第一个是杜姑娘?”

    宋楚宜未出阁的时候,在京城流传最广的名声莫过于天煞孤星的命相了,再后来,元慧死了、魏夫人遭了申饬,命理之说自然是没人敢提了,可是这厉害的名声却又传出去了-----原因也无他,跟她做对的,都没好结果罢了,日子一长,旁人自然对她望之生畏。

    可从前当姑娘的时候怕人打主意,有这个叫人望而生畏的名声和本事自然是省却许多麻烦,当了太孙妃之后,却再不能了、

    东宫太子出了事,太孙如今是名分上最正统的储君,她自然成了待定的国母,一国之母,宁愿有平庸的名声,也不能有这样令人害怕的名声。

    何况现阶段,周唯昭要低调做人行事,她这个太孙妃,自然也要施展手段,叫周唯昭在低调的同时,也能不着痕迹的巩固势力,并且锋芒不露的招揽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