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卡门涡街-第2/3页

加入书签
    “是呀,我听说塔科马大桥的倒塌,是因为卡门涡街引起的,啧啧,谁能想到那么漂亮的一个个涡旋,竟然是大桥坍塌的元凶呢。”

    “对对对,那个事故是应该和卡门涡街现象有关...咦?小李不错嘛,你竟然知道卡门涡街?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东西?”

    这时候不能怪老钱感到惊讶了,如果说李华勇知道塔科马大桥的倒塌,包括他那天和孔大博士的辩论,李华勇展现出来的东西毕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只会让人觉他这人见多识广,知识面宽。

    然而“卡门涡街”却不一样,这是真正的专业知识,甚至是比较深的专业知识,可以说除了相关专业,就算大多数本科生听过这个名词,那也仅限于科普层面,了解它的原理那必须是硕士以上。

    李华勇这时也感觉有点装过了头,不好回老钱的话,急中生智之下:

    “这个,我听说这种现象是冯.卡门发现的,所以称为“卡门涡街”,而这个冯.卡门先生不就是咱们国家钱学森先生的导师吗,所以我就......”

    “哈哈没错没错,冯.卡门的确是钱学森钱老的导师.....”

    听到这里老钱释然了。“卡门涡街”是什么东西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一种空气动力学或者流体力学领域的一种物理现象。这种现象是钱学森先生的导师冯.卡门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卡门涡街”。而因为钱学森先生的缘故,让很多普通人都知道冯.卡门这号人,毕竟“这家伙一个人就可以顶五个师”这话就是出自此人之口。

    所以说八卦有的时候真是好东西呀,李华勇想要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卡门涡街”,他只要用上如此拐弯抹角的八卦,很快就让老钱释然。

    老钱“释然”以后,两人的交流自然就更顺畅一点。虽然这个“顺畅”只是李华勇自己这样认为,人老钱心里怎么想李华勇可不知道。

    不过李华勇本来就是抱着“套近乎”的态度在和老钱聊相关话题的,他尽量往大桥上扯,人老钱说话累不累他现在可管不了。

    不过很快的,李华勇发现一个机会了,就是这样在和老钱的闲聊中,他找到一个插手这个项目的机会。

    问题还是要从美国倒塌的那座塔科马海峡大桥说起。

    “你说什么!卡门涡街就是塔科马大桥倒塌的元凶?这在国外已经有了定论?真的,真的已经有了定论?”

    钱正英教授在说这话的时候,他神情激动的看着李华勇。

    而李华勇同样表情诧异的看着老钱。

    这时候李华勇心里暗暗吐槽,他心说不会吧?老钱好歹也是未来的工程院院士,他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这个在工程界不是常识吗?连自己不是专研这个方向的人都了解的一清二楚。难道自己有碰到一个像孔大博士那样的伪院士?

    可是以自己前世对老钱的了解,他好像也不是那样的人啊?

    就在李华勇有点凌乱的时候,他重新梳理一下思路,尤其他重新回忆起美国塔科马海峡大桥这个工程界的经典案例,他慢慢明白过来,想通一些事情。而等他想通之后,李华勇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没错,美国塔科马海峡大桥虽然在1940年就已经倒塌,距离现在已经有40多年,后来大家也知道,这座大桥倒塌的原因是因为共振现象,卡门涡街算是元凶,这在后世的工程界已经形成共识。

    然而人类完全搞清楚这件事情,那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了,科学家们为了完全破解这个问题,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这个时间有多长呢?整整40多年时间,并且这个研究还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这座大桥倒塌之日开始算起,尤其是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围绕塔科马海峡大桥风毁事故的原因,工程界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试验研究。

    当时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塔科马桥的振动与机翼的颤振类同,是一种风致扭转发散振动;另一种观点认为塔科马桥的主梁是H型断面,存在明显的涡流脱落,因此是一种涡激共振。

    二种观点互相争论,这一争论就是将近20年时间,这20年也被认为是研究的第一阶段。也就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已经认识到“共振”的危害,但到底是那种形式的“共振”,人类还不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