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缘由

加入书签


    曼娘的眉皱起,轻声道“我只听我父亲临回乡的时候说过,说大伯父要闹着给祖父祖母另寻坟地好发发长房的科第。旁的,父亲的来往信上并没有提起。”徐九奶奶长叹一声“这回只怕难以事了,大伯父在庄上这十来年,想是憋的很了,被接出来就借着哭祖父祖母灵的时候骂了在场的十一叔,等公公和八叔到了家,他又借口公公和八叔赶回来不及时,要公公和八叔日夜跪在祖父母灵前。”

    长兄管教弟弟,这也是常事,可徐大老爷这明摆着借题发挥,曼娘的眉头已经紧皱。徐九奶奶晓得她心疼徐启,拍拍曼娘的手才道“还是二祖父出来发话,说年纪都不小了,真日夜跪在灵前,那不是尽孝,是让祖父母走得不安心。大伯父这才作罢。饶虽如此,这些小事也出了不少。”

    徐尚书过世,徐二老太爷就是徐家辈分最高,说话最算数的人。他一发话,徐大老爷也无计可施。曼娘的眉不由皱起“为何现在又要开祠堂分家毕竟祖父母的孝期都没过。”父母孝期没过就分家,传出去这话可不大好听。

    徐九奶奶叹气“这还是表伯父的主意,他是祖母的娘家人,说出这话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况且”虽是在曼娘屋里,徐九奶奶还是压低声音“祖母过世时候,交代给十一婶子,她的私房,当年虽分了差不多,可还有些剩下的,让把屋里那些伺候的人都打发后,剩下那些拿五千两给大姑母,一千两给十五姑姑,剩下的就送到庙里做布施。”

    这话又戳了徐大老爷的心,毕竟这些私房,按习俗也该分给儿子们些才对。谁晓得徐大老太太临终前只惦记着两个女儿。等丧事办的差不多,徐大老爷要来寻这些私房的时候,十一太太把当日徐大老太太的话说出,徐大老爷登时就在众人面前闹起来,说十一太太和他不对付,篡改老太太的话。

    十一太太嫁进徐家也有二十来年,虽晓得这个大伯子和旁人有些不一样,可没想到他去庄上这么些年,竟把气质越发变的跟个市井汉子差不多,哪有半分书香人家的气息十一太太在那瞪目结舌,徐琴见自己弟弟如此无赖,说既阿弟要这些银子,不过五千来两,自己不要就是。

    徐琴如此说,十五姑太太自然也跟着长姐这样说,还是三太太悄悄叫人去请了二老太爷。二老太爷那时正预备送镇国公走,听到侄子又大闹起来,索性和镇国公商量了,趁着镇国公这个徐大老太太的娘家人在这,把长房的家分开,分开后大老爷爱闹儿孙也好,闹妻子也好,都由他闹去。

    于是二老太爷和镇国公进了里面,把这分家的打算说出,徐大老爷听的要分家,又提出种种条件,还说徐大老太太留下的那些私房,一概都要给自己。镇国公忍不住,上前骂了几句,说从没见过书香世家出这样人的,连自己娘遗嘱分派已定的那些私房都要重新要。还叫过徐琴和十五姑太太,让她们拿着大老太太留下的那些银子,免得让大老太太去的不安乐。

    徐二老太太又当了众人叫过徐大太太来,说分家以后,你们也是儿孙都有的人,若大少奶奶再有个喜信,也是抱重孙的了。以后可不能怕大老爷,该拿的款儿要拿起来,免得做出什么事,伤了徐家的名声。

    徐大太太已经得了老太妃那边放出的风声,晓得老太妃属意二十三小姐为郡王妃,恨的就是这个丈夫怎么不早早死去,免得他败坏了自己一家子的名声。这些日子冷眼见他上蹿下跳,已经愤怒异常,二老太太这嘱咐她自然是听进去。不但听进去,等真分了家,还要好好地做,免得到时有任何风声露出去,害得自己女儿做不了郡王妃。

    曼娘大致也能猜到徐家是个什么样的鸡飞狗跳,才让一向看重名声的二老太爷他们决定趁孝期分家,甚至还要遍招各支长子,开祠堂做的一点也不漏,不由叹了声“爹爹和母亲身边,竟是无人安慰。”陆哥儿虽懂事,毕竟还小,这些事徐启夫妇也不会告诉他,偏偏自己弟弟还不知道家里那些事,在外闹出这么一桩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