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交锋-第2/3页

加入书签
    然后,他迈开步子,缓缓向前走着,向英宗杜臻慢慢靠近。

    此时,识海内,鱼龙变经文闪烁着光点,丹田气海,真气如雨,簌簌而降……

    唯有如此,他才能保持着眼前的状态,这是小杜睿在稍微清醒的时候呈现出来的状态,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他能够非常完美的模拟。

    就是现在这样!

    不再像以往那般痴傻,而是像新生儿一般,仿佛才有着你我他的区别,对一切有着好奇心。

    以后,慢慢转变。

    笨小孩!

    是的,杜睿想要成为一个笨小孩!

    见到杜睿向着自己走来,英宗眼中的情绪快速变幻着,非常复杂,难以看清。

    他转头看了身后的郭皇后一眼,这时候,郭皇后也站起身来,两者身高相差仿佛,英宗望过去,也就只能平视郭皇后的双眼。

    这让他不快,他把这不快强行压制下去了。

    “你说,他是不是能听懂我们在说什么?”

    见到英宗调转头,杜睿眼中掠过一丝茫然,似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停下脚步,歪着头打量着四周,然后,又眉开眼笑地原地转着圈圈,望着四周的雕梁画栋。

    回头看见,英宗笑了笑。

    “真是个善忘的孩子啊!”

    “对了,皇帝这时候来找臣妾,所为何事?”

    英宗的脸色阴沉下来,就像雷雨降临的黄昏,他把双手负在身后,在榻前来回走着,似乎在想着该怎么说,不知不觉地,步子越来越急。

    脚步声在大殿内回荡,急促如鼓。

    突然间,鼓声消失,英宗站定,回头盯视着郭皇后。

    “皇后,胡虏犯境,进抵并州,掳我生民,边疆告急,烽火一直传到了长安,河东的靖边军是不是该出动了,要真等胡虏突破边关,攻占了太原府,这才出动吗?”

    当年,郭令公平定关东叛军,解甲归田,只带了少量的甲兵家将返回长安,其部下被分为三大集团,第一个集团的驻守雒阳的安边军,十年前,镇压邯郸镇叛乱的就是安边军。

    当初,邯郸镇叛乱,势力范围一度扩展到了河南,在这情况下,燕赵诸地,青州徐州等地的藩镇皆蠢蠢欲动,眼看,当初关东诸镇俱反的情况又要发生。

    这时候,安边军出动了。

    当时的安边节度使冯槊率领三千精兵,在一个飘着茫茫大雪的夜晚一路疾行,赶了一百多里路,在凌晨时分来到了叛军大营,一举击溃叛军。在那以后,连战连捷,经过十二次鏖战,成功夺回了邯郸,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成功地震慑了那些藩镇势力。

    现在,安边军也就驻扎在邯郸镇。

    另一部则是西凉军。

    当初,郭令公麾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他从西凉带出来的西凉军,另一部分是在关中征召的秦兵,最后一部分则是被俘获或者投降的关东诸镇的甲士。

    安边军的主要构成力量就是关东人,故而,驻扎在雒阳,现在,一部精华又驻扎在邯郸。

    战争结束之后,西凉军自然要返乡。

    说起来,这一部才是郭家军的精华部分,毕竟,郭令公驻守西凉有着数十载光阴,一手一脚地调教了这只部队,郭家军的骑兵多来自西凉,因为经常所有的骑兵都有着白色的羊毛披风,故而,这只部队又称之为白披风,一旦上阵,万马奔腾,就像白色的龙卷风刮起,让敌人为之胆寒。

    除了这两部之外,还有一部就是驻扎在河东的靖边军。

    现在,靖边军由郭皇后的大哥郭斐率领。

    胡虏犯边,长安收到了八百里急报,前几日,英宗就已经下令,让靖边军向北,前往太原增援,抵御胡虏入侵,然而,他收到了急报,靖边军依然驻扎在河东,不曾向北。

    身为皇帝,他能做什么?

    革除郭斐的靖边节度使一职?

    也只能想想而已!

    要知道,如果皇帝真的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他就让那些关东藩镇乖乖地前来长安受死了,和关东那些既不听调也不听宣的藩镇相比,郭斐统率的靖边军至少还算听号令,当然,这个号令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无缘无故地让他们去送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