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进城仪式,意外与祭天祝文(改)

加入书签


    在幽州城外,临时搭建的接风亭,李恪与幽州的官吏、豪绅作了一番简单的认识后。

    便在刺史李灵夔、别驾周茂典、长史严古以及司马卢向笛等饶引领下,从幽州的北门“拱辰门”走进了这座目前还名不经传的城池。

    至于幽州城这么多城门,为什么李恪偏偏选择从这座北面的“拱辰门”进入。

    其实,这其中也是有一些讲究的。

    这北门中的“拱辰门”,其中的“拱”字,意为着环绕,“辰”指星辰。

    所以“拱辰”就是众星环绕北极星,而“拱辰门”即众星拱卫北极星之门,寓意以德治政,四方归心,顺应地。

    而这,也是李恪隐晦想要表达的意思。

    告诉他们,他来到幽州,是将自己当成一颗拱卫北极星的星辰,来巩固大唐的北境。

    顺应李世民的以德治政,长治久安的政治理念。协助幽州的各位打造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幽州。

    至于为什么是协助,而不是直接管理,到这里,若无意外,李恪又要鞠一把辛酸泪了。

    盖因为李世民在给李恪的手赦中,并没有让李恪兼任地方刺史。

    在倒霉的挨了一记黑棍,被莫名其妙的绑架到大唐最北方后。

    他从突厥那里夺回了梁师都的贡品,又斩杀了突厥人五百狼骑,兵不血刃,夺回夏州,然后和柴绍联手,击败突厥饶援军,最终平定了朔方。

    这些功劳被算下来之后,改封到了朔方,被封为了幽州大都督,置都督府,督十州之地。

    这看起来很不错吧!比原来多了三州之地。

    但李恪,若是想就此高枕无忧,那可就高心太早了。

    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在大唐初期,都督府与治所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其实存在两种形式。

    其中一种是像李泰那样的,被封为越王,受封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

    看到这里,或许关注细节的人,已经看出这里面的门道了。

    这个里面出现了一个“扬州刺史”。

    简单点来,就是这些州的所有兵权都归他节制统帅。

    而扬州刺史,则是扬州军事政治一把抓的一州最高长官。

    所以,这就是都督一般兼任治所州的刺史,出现了都督、刺史两个长官合一,都督府与治所州政府之间是合署办公的关系。

    两套僚属机构合并,在封地上军事政治一把抓,几乎就是土皇帝,国中之国。

    而另一种形式,则就是李恪现在这样的。

    都督府与治所州并存,都督府官员与州级官员两套僚佐系统。

    这两套系统虽拥有一个长官李恪,但并不是合署办公,而是相对独立,互不统属。

    都督府与其属州是上下级的统属关系,具体表现在上下级行政关系、对属州的监察职能以及军事管理职能等三个方面。

    在政务上有建议权,而没有实际上的管理权利。

    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李恪在封地上,还有很大的制约。

    一个上,一个地下......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东西的时候。

    在幽州官员和权贵的带领下,李恪与他们一起,前往幽州刺史府中,举行一些必要的仪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