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交接防务与坏消息

加入书签


    作为李世民的心腹,柴绍一直以来都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便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李世民的心中,柴绍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将领,更是亦兄亦友的关系。

    所以,在李恪跪地聆听李世民手赦的时候,柴绍便一直有在留意李恪的反应。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相对于李世民这么多的皇子和公主。

    相比较太子李承乾从就展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聪明才智,越王李泰,从喜好文学,憨厚可掬。

    李恪如今就让人有些看不穿,她母亲杨妃一直低调,李恪从也不爱出风头,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

    然而,在最近两年,李恪却渐渐展现出了他的果断和聪明才智。

    无论是在长安城开酒店做生意也好,还是在随后的流觞诗会上一举成名,以及后来的与突厥使者的赌斗,再到被掠走后,单枪匹马的收服众多山贼。

    都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他。

    在聆听李世民手赦的时候,李恪跪在地上,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或抵触的情绪。

    他的反应让柴绍感到惊讶。

    要知道此时的柴绍,虽然还是领着武将的官职。

    但多年的戎马生活,以及多年的政治风雨,让他早已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政客。

    他知道,这次对于李恪的封赏,以及封地所在的位置。

    都是大有讲究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封赏和置换。

    背后都蕴含着李世民的政治意图和深意。

    可李恪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表现出过分的激动或欣喜。

    这让柴绍对李恪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只不过柴绍出身名门望族,虽然现在也是国公之列,但他也知道,但凡涉及到皇室的事,最好还是少管为妙。

    虽然柴绍对李恪的聪明才智和冷静应对抱有赞赏,但他也明白,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纷争复杂,不是他一个外臣能够轻易插手的。

    就算是他的结发妻子,平阳昭公主还健在,对于这种事情,估计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所以,他只是默默地看着李恪的反应,心中虽有诸多感慨,但并没有多什么。

    他知道,无论是对于李世民的决定,还是对于李恪的反应,他都不应该过多评论。

    作为臣子,他只需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皇室最大的忠诚。

    至于皇室内部的纷争和权力斗争,那是皇室自己的事情,不是他一个臣子能够干预的。

    况且,也许这一切都是他想的太多,李恪一个年纪不大的半大子,现在还不懂得,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毕竟,对于一个年轻人来,突然得到如此大的封赏和权力,难免会有些不知所措。

    或许,李恪现在正沉浸在喜悦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去思考其中的深意。

    因此,在李世民的手赦颁布之后,柴绍立马换上了一副笑脸,对着站起身来的李恪贺喜道。

    “恭喜蜀王殿下了,荣封幽州大都督,督十州军事,实乃我大唐少年英雄也!”

    李恪听到这句夸奖,连忙拱手行了一礼,道:“柴公谬赞了,可当不起这句夸赞,估计也只是阿耶想让王简单的锻炼一下罢了,具体的行政和军事,自有刺史管理和统辖,王也只是一个摆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