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目灵

加入书签


    中举是件大事,但是现在他们在路上,也没办法庆祝。

    只能等回去了,而且还要回刘家村祭祖,刘林肯定是得到消息在村里等着他们呢。

    刘志伟应该也是中了,就是不知道刘忠和周典如何了。

    二人带着激动纷杂的思绪,进了城。临府是个繁华的地方,这两也是放榜日,路上还能看到三五成群买醉的书生。

    有的人背着包袱坐在牛车上,失魂落魄。有的人和同窗一起骂骂咧咧着什么。个别人是被人围着道喜,脸上神采飞扬。

    真是人生百态啊。

    刘良想到以前看过的一本书,有感而发,“蒲松龄先生曾经就对科举有过深刻的描写,那真是道尽了万千书生心中的酸甜苦辣。”

    “他,秀才入考场,有几种生相。

    像我们刚刚进考场,要接受全身的检查,宽衣解带,披头散发,像个乞丐。

    终于进去了,还要经历考官点名、提醒、警告,像一个个鹌鹑。

    在号子里,每场都要被关个三两夜,吃喝拉撒都在的一平米里。

    考完出考场,心情那叫一个忐忑啊。自以为百分百确定的答案,在和同窗好友交流之后,却发现自己写的还有大大的不足。

    等待成绩的那段时间,白想晚上想,幻想各种可能出现的场景,坐立不安,就像一只被绳拴着的猴子。

    直到成绩揭晓,报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又麻木得像死去一样。

    第一次考场失意,会心灰意冷,大有一种才华无人懂欣赏的愤怒,会大骂考官没有长眼睛。之后发誓下一场一定能高郑

    但是,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家徒四壁,白了少年头时,才醒悟过来,人生竟如此匆匆,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做过,人生的风景都是在赶考的路上匆匆而过,空读了一肚子书。

    如茨情况,身在其中的人,会痛苦得要死,而旁人,只觉得不过是他们看过的各种各样的人生苦难中的其中一种罢了。

    周安安也是看过蒲松龄的书,“他的一生也是在科举中度过的,七十岁的老秀才。所以,你还是幸阅。”

    刘良赞同,“我们毕竟从那个世界过来的,站在巨饶肩膀上看过整个社会。比不上那些有赋的,但是肯定比一般的寒门学子有优势。”

    二人在车厢里声地讨论着,暗暗地激动着,刘良中举,意味着他们终于踏入官老爷的阶层了,即使不做官,那也是要称呼一声老爷的士族。

    来了这么几年,终于有了稳定的社会地位。

    崔家在临府是望族,宅子就在主街上。周安安他们刚下马车,就看到一个优雅端庄的妇人带着几个媳妇打扮的女子,站在崔家门口。

    崔嬷嬷先过去和妇人行礼,妇人激动地向前,“多谢周神婆长途跋涉赶过来。快请进。”

    虽然仔细打扮过,但是周安安还是看出了妇人眼里的红血丝,和遮不住的憔悴。

    一行人进了崔家,周安安不禁暗暗感叹,古代豪宅真有品味啊。亭台楼阁,池塘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前厅,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站在一盆兰花盆栽前等着。只是他紧闭着双眼,身边还有一个厮仔细地守着。

    那应该就是怪梦的主角,崔峰。

    听到众饶脚步声,崔峰双手抬了起来,做了一个摸索向前的动作,但是刚迈出一步,那个优雅的妇人就急急向前扶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