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二娃子卖身葬父

加入书签


    头七处了家属是没人来坟上的,三阎王不来也正常,想霸占的都霸占了,表面功夫不用在做了,反正也没人就揪着三阎王不放,亏心事干这么多也不怕报应,俩孩子可没少骂,骂归骂,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侍郎府我们四个人是安顿下来了,经过几的收拾,两间卧室一点问题没有,就是进出需要背着点人,侍郎府上是被抄家的,房契在官府,被发现要被赶走的。从无家可归到侍郎府这转折有点大,别的不,少了朝廷的俸米就少不少东西呢,俸米是统称,里面柴、碳、米、面、油、酱菜都有,还按时令分不同的东西,没了这份俸米,一切都需要我张罗了,出去带孩子讨的七十两银子,紧巴巴过也能挺上几年,喜老头买个的院子两间房也就三十五两到四十两左右,我们可以买下个院子做这几年的容身之地,剩下钱过日子。我摇摇头,侍郎府暂时可以住,这份房钱先省下,拿出十几两做点生意,做生意赚的钱能维持个温饱,钱存起来供两位少爷读书。出了正月去学堂通过学堂可以报告咸福宫官学,俩少爷只要能考进去,未来就有希望了,不能让孩子不上学,老爷是希望两位少爷读书的。喜老头也觉得上学是帮老爷完成遗愿,便答应了。我和喜老头分工明确,喜老头负责接送两位少爷做饭洗衣,我一个整劳力出去赚钱养家。盘算的挺好挺好的,可问题是我没做过生意啊,懂的门道太少了,要好好琢磨琢磨。想做生意先去逛才是王道,看看什么东西是我有的而这个时期没有的。像奶茶店、披萨店、北京烤鸭还没开门呢,嘿嘿,全聚德弄一个也行,可不会烤鸭子愁人,衣食住行通通考虑,开家同福客栈,没帮手没那么大本钱没官府的批文也行不通。正瞎琢磨着,路过一个菜市口,乌央乌央的人,得,进里头逛逛吧,兴许就能看出来点门道。

    来来回回也就几个卖菜卖手艺的,桥打把式卖艺挣不了,滚钢针、吞火炭、金枪刺喉都是真功夫,没两下子不琢磨这条道。卖菜卖米一个人能干,可仨瓜俩枣的攒也够费劲的。正到处看着呢,前面围着一圈人,一定有热闹看,看热闹是央央五千年国人之传统。我到现在依然爱看,毕竟这大清朝到处都是我没见过的事。

    身材矮的我也挤不进去,听前面人是卖身的,卖身筹钱葬亲人。卖身葬父?这桥段我熟啊,就是没见过真人,新鲜,我要挤进去看一眼,这多新鲜我又能长见识了。费劲巴力挤进去一看我皱眉了,怎么跪着一大老爷们,卖身葬父不都是女的吗,楚楚可怜脏兮兮,带一番姿色的适龄女眷,大老爷们闹哪样?谁买个大老爷们干啥?看家护院啊。买东西有意思,一般不是做买卖的人想卖个人物品的都在物品上插上一根草棍,旁人一看就知道草下面的东西就是想出售的东西,杨志卖刀就在刀上插草棍儿,卖人就在脑袋上插根草。跪着的人身形巨大,买回去吃都能吃仨人份。旁边分纷纷议论,是卖身葬父的,被逼无奈走的这条路,卖身和包衣就差不多了,几乎没工钱,终身都需要为买主服务了,眼瞧这子是个费饭的主,不太有人想要。一般地主啊,大宅门府里啊愿意买人,买回来就是壮劳力,管饭就行,一次性投资终身受益,奴仆都是个人财产,还能转卖,真养活不起也能出售。地上跪着这个,大圆脸盘子看着有点面熟,在哪见过呢,想不太起来了。路过的财主在马车上问着价,那人答道二十两银子。这声音听着也耳熟,想不太清楚在哪见过这人了。那财主仔细看了一下,对他:“二十两?二十两够买俩丫头了,你要二十两,你值吗?”

    只见卖身之人站了起来,向财主展示着肌肉道:“我有力气,我一个人能干仨人活,买回去不亏”。这人一站起身我一下子认出了他,这不是旁人,就是面馆的二娃子,好啊,你刚才跪着看头顶我没认出来,这下子你一起身回到熟悉的高度与角度我一下子就能认出来了。二娃子卖身葬父?什么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