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分配工作

加入书签


三辆大卡车开到了我们熟悉的地方,半年多以前大家从这里乘坐着这几辆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奔向房山,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做工等锻炼,让我们从无知少年过渡到了准备进入社会的劳动者。每个人的脸上,多多少少都显示出一丝丝的成熟……把行李卸下车,各自乘坐回自己家的公共汽车,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学校散了,学生时代彻底结束了,面临着决定一生的分配工作。

  回到家中,妈妈愣住了。“这不是劳动节刚回来过吗?刚几天呀?劳动节拿回来的脏衣服不是也洗了吗?怎么把行李也搬回来来了?”问题是一个接一个,满脸的不解。我回答道:“这次回来就不走了,这是突然决定的,学校散了。后天到外贸局报到,正式分配工作,之后就开始上班了,没有什么半工半读啦!赶明儿我就能挣工资了,不再拿什么津贴了!”“那能挣多少钱?是学徒工吧?”“谁知道呢?过几天就清楚了!”我回答道。

  闲话少叙,1966年5月12日上午八点,同学们又一次来到三庙前街,这次不到南大礼堂而是市府大楼的四层,北京市对外贸易局的会议室。潘老师和全班58名同学都来了。因为在这以前的二月份,已经有十名同学提前分配了工作,另有三名同学留校当老师,故只有这么多同学参加这最后的分配,外贸局人事处李处长主持分配,负责接收新人的各个公司人事科的工作人员也全都来到现场。局人事处的王风有宣布分配名单:

  北京海关:陆桃明等五位同学;

  北京轻工业品进出口分公司:牛淑金等六位同学;

  北京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凌忠心等六位同学;

  北京首饰进出口分公司:李光宇等二十三位同学;

  北京市包装运输进出口分公司:冯长木等十五位同学;

  留校当老师:贺福申等三位同学;

  外贸局资料室(外贸局样品间):徐树英;

  名单念完了,各花有主了,大家全懵了,一片茫然,不知今后的工作是干什么,只有我们这些分到首饰进出口分公司的人心里有点谱,反正是围着石头转吧!我们把翡翠、宝石统称为石头。

  同学们被各个单位接人的同志带到了将要报到的单位。首饰进出口分公司来的人是人事科的曹向容,30来岁的一位女同志,她把我们这些分配到首饰进出口分公司的23位同学召集到会议室的一角(这23位同学全部都是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同学,没有一个分配到我们这的),首先向我们表示欢迎,并告知:北京首饰进出口分公司在西柳树井18号,1966年底改名为珠市口西大街115号,现在咱们就都到那里去。说毕,同学骑车的骑车,坐车的坐车,但没有打车的,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条件打车。一个小时后就都到了公司。公司坐落在路北的一个三进的大四合院内,据说是解放前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邸,这个院落一进门的东边是传达室,西边是个男厕所,顶头是一个小轿车的车库,旁边是一个可以过小汽车的过道,经过过道便是一个大院子。这个院子的南屋是食堂,东厢房五大间是库房,西厢房五大间是办公室,北屋的正三间是对外商的谈判间,有个回廊可以到中院,中院的南边就是前院的北屋,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北屋是五间正房,后院则是正北房五间,另有正房东西各一间耳房,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北房前种着两棵紫丁香,西厢房与中院北屋后面的回廊那块地是女厕所。大家陆续来到此地,不约而同的都在这个大院子转一转,可谁也不敢趴窗户看看里面,更不说推开门进屋了。虽然有的门口挂着牌,也不知道哪个屋是干什么的和里面有什么东西。大家在瞎转悠时,曹向容同志也回到了公司,她在谈判间的门口招呼大家进去。哎呀!这辈子第一次进这么棒的房间。整个地面铺着浅色的地毯,顶头窗户下面摆放着一个三人座的大沙发,旁边各放着一个单人沙发,房屋中间放着一张红木大案桌,两边各放着三把软椅,案桌上方的屋顶装着硕大的一组吊灯,案桌两旁靠前的地方各放着三组玻璃柜,供放样品用,那各色的首饰在柜中灯管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