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永乐大典残本

加入书签


    “既然二位大匠都有如此壮志,本王也再送给二位一份大礼!”

    朱常洛挥了挥手,王安便下去将几个大大的箱子搬了过来,刚刚打开盖子,便有一股墨香弥漫而出。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当中,朱常洛起身走到箱子之前,随手拿起一本书开口道。

    “这是本王在工部寻到的典籍资料抄录的副本,尤为可喜的是其中有部分永乐大典的残本,想必对于二位大匠的铸造能够有所进益!”

    说起这次到金陵城最大的收获,其实不是重挫了魏国公府,也不是弄到了这两个大匠,而是朱常洛意外当中在南京工部发现了永乐大典的残本!

    在朱常洛看来,当初的成祖皇帝最大的成就既不是打败了他那个懦弱的侄子,登基得位,也不是远征漠北,提出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念,而是在他治下,编撰修订了永乐大典!

    这部堪称明朝版大百科全书的典籍乃是时任内阁首辅的解缙亲自主持编纂,前后动用了朝野上下超过两千人参与编写。

    内容包括从古至今的经史子集百家之言,以及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等各个方面,总字数超过四万万字,基本上保存了现有的各个领域的知识。

    甚至就连后世鞑子的四库全书也是依照永乐大典的残卷编修而成的。

    不过让朱常洛有些可惜的是,这部巨著自编成之日起,就不是为了传播知识,而且为了传承知识,所以它编成之后便一直保存在京城的文渊阁当中,只有皇帝和阁老以及六部尚书有资格翻阅。

    而且不知为何,正本现在已经遗失,保存在皇史宬当中的是世宗皇帝当时刊印的副本,让朱常洛惊喜的正是在工部发现了永乐大典的残本。

    当然,不是原本,而是抄录本,而且只有一少部分,但是只有这一少部分已经让朱常洛心满意足了。

    这部分当中记载了农法,历法,算法还有最最关键的火器研究历史,毫不客气的说,有了这些典籍的帮助,加上李季的炼钢法,足可以制造出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大作用的武器。

    一念至此,朱常洛对于京城当中的那本完整版永乐大典也更多了几分垂涎,如果他所记不错的话,正史当中永乐大典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在万历年间。

    至少到现在为止,这本煌煌巨著应该还好好的呆在皇城当中。

    “殿下,这……果真是永乐大典?”

    两个本打算告退的大匠顿时眼中发亮,也顾不得形象,疾步走到箱子前。

    李季吞了口唾沫,身子微微有些颤抖着说道。

    说罢,在箱子当中翻找了一阵,捧着一本新鲜抄好的书籍顿时老泪横流。

    “果真是它!第四千六百五十卷……先祖所述笔记,果真是它!”

    “李师傅这是……”

    朱常洛明显也是被吓了一跳,望着李季疑惑的问道。

    片刻之后李季的情绪方才稳定下来,开口说道。

    “殿下有所不知,家祖在永乐年间曾是跟随成祖皇帝的大匠,蒙成祖皇帝不弃,曾经将一身技艺书写成籍,录入永乐大典当中,这一本正是家祖所书的内容!”

    朱常洛这才明白过来,怪不得李季如此激动,这玩意虽然不是当初的手稿,但也是当初他家中的先祖所写,自然是激动的很。

    而且按照规制,永乐大典编纂成功之后,其中的内容是严禁私自外带的,所以恐怕就算是李季的家中,也不一定有这部分内容……

    “殿下容禀,小的之所以如此失态,是因为先祖这部分手稿当中记载了方才小的所说的神兵之材炼制心得,当初先祖跟随成祖皇帝,欲要为他老人家打造一把天子剑,故而曾以此手法加工钢材,虽然最后因故未能成功,但是此法却是流传下来。

    小的惭愧,从未实践过此法,不过有了这份先祖笔记,小的的把握定能够大大加强!”

    口口相传肯定会遗失部分步骤,尤其是在成祖皇帝之后,大明的皇帝鲜少有亲近武臣的,李季的祖辈想要获得钢材去试验自然是无比困难。

    事实上,这种手法能够流传下来已经是殊为不易,想要完全复原出来,没有个一年半载的工夫想都别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