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阑尾切除术】

加入书签


*

【介绍一下:普外科主任高荫田,郑秀秀韩强的顶头上司,高齐寰的父亲。】

*

下午三点,高荫田要去参加科研项目奖评选会。评选会在新开的华盛宾馆举行,他是评选委员之一。举办这次评选会的是鸢城市科学技术协会,没有车接送委员们,所以,高荫田是自己开车去的。

高荫田是鸢城中心医院的大外科主任。高主任领导的外科是以肝胆外科著名的全国重点单位。他本人在市里是很有名气的,这种科研评选会议,有关外科方面的课题,将以他的马首是瞻。

汽车在小雨中缓缓行驶,人行横道上,五颜六色的雨伞像流淌的彩河,孕育着城市的魅力。

又是一个红灯。从汽车驶出家门到华盛宾馆,要经过八个十字路口。到目前为止,已是第五个,却全是红灯。

“今天不会顺利。”高荫田慢慢开着车,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这次评奖包括纯理论研究和临床实用研究,两个领域中被认为最有成就的课题。得奖直接与本人职称晋升相关联,竞争非常激烈,评委们对此也极为慎重。有人开始托关系走后门,红包在夜的掩护下飞翔。

高荫田到达会场的时候,《鸢城电视台》与《鸢城医学报》的记者早已等候在那里。看来,获奖者将在今晚的电视新闻节目和明天的医学报新闻栏中露面了。

“您好,高主任。”他刚踏进大厅,《鸢城医学报》的资深记者郭荣达便走了过来。

“请问,您决定推选那位金奖得主?”

“呵呵,这可是最高国家机密啊。”高荫田边笑边答边走。我可不是第一次参见会议,怎么会提前透露给你信息呢。他快步向会客厅走去。

“那么,您对哪个课题比较感兴趣呢?”旁边快嘴的女记者任倩倩紧追不舍。

“各有千秋,能够参选的就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我们一定认真斟酌。”高荫田回答。

会客厅内评委们已到了多半,大家正在边看电视边谈论。十五分钟后,工作人员请评委们进入会议室。

高荫田对与他并肩走着的严文东说:“今天的评选,看来竞争很激烈。”说这话的时候,他下意识的想到,恐怕他和严文东教授的意见这次还是不会一致的。

医学院教授严文东听了他这句话,也只是扯了一下嘴角点点头。这老兄经常以高深莫测的理论推理震倒业内同行。

第一轮评选,金奖共有九个课题得到提名。高荫田认为其中两个课题水平相当,难分高下,根据多年评选经验,他推测其他的评选委员也会跟自己有共同感受。那么,这两个课题究竟哪一个能入选呢?也许评选委员会因为意见不一致而形成对立的两派。

“今天的会议不会顺利。”他又一次产生这种预感。

脑中立时浮现出往常一直是,而且这一次恐怕也会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严文东那张严肃的面容。

会议持续了近四个小时。正如高荫田所预料的那样。他与严文东所代表的学院派意见完全对立,迟迟委决不下。投票裁决结果,代表学院派的纯理论课题和代表临床实用型课题同时获奖。

“终于结束了——”

高荫田走出会议室,在没人处,他刚刚伸了一半懒腰,忽然被人从背后拍了一下肩膀,吓了他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瘦成狼毫的老同学张得。

张得毕业后也曾经在医院里干过临床,后来出了个医疗事故,有点心灰意冷,办了停职留薪后,自己开了个心理研究诊所。

张得慢悠悠的说:“高阴天,你可真够绝的。见到老同学也不打个招呼,回头就走。”

高荫田不高兴的说:“怎么这么大年纪了,得瑟脾气不改,还叫我学生时的外号。”

“嘿嘿,谁让你整天绷着个脸,不见一丝儿笑模样呢。再说,这不显得亲切吗。”张得搂了他的肩和他一起走。

“哎,我说高老兄,你摘得我那胆保存的还好吧。我这可是特殊贡献啊,用点心,不然我要收回了。”张得二年前,查出了胆囊结石,是高荫田主刀给他做的手术。

“还没收你保管费呢,美得你。”两老同学说说笑笑,谢绝了周围其他人的邀请。

张得说:“很久不见了,我们一起喝一杯吧。”

高荫田说:“不啦,上午做了个肝叶摘除,我要回科看看。”对于一个手术大夫来说,一例成功的手术,就好比一位成功的作家完成了一部好作品,是最值得珍惜的。不同的是,大夫做完手术,还要观察后续治疗,这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完全康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