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山上相思山下血

加入书签


    闲云为友,青阳为伴,一壶小酒两三杯,优哉游哉!

    “唐莽楚魏,四国春秋;东唐谓之盛,唐皇文武双绝,胸中韬略长如秋,定国安邦无所忧,朝内亦有诸多肱骨之臣相助,东唐确为四国之中最强;但正所谓强极则辱,胜极则衰,唐皇虽然胸有千秋,但猜忌心太重,此强未必可久持矣。”

    “西魏谓之强,魏王强势专横,喜兵而好武,有一统天下之愿,号称国有狼骑百万军,人人披甲寒敌胆。但魏国亦非一片安定祥和,魏王常年穷兵黩武,军事强盛但民不聊生,国家强而不富,这也导致魏王心有所忌,难以施展抱负。”

    “南楚谓之富,楚国地处南方富硕之地,亦不与北莽接壤,向无兵燹战火之危,百姓衣食丰足安乐,喜文厌武,国内文风鼎盛;然则富则奢,逸则惰,群臣无所作为,尸位素餐,楚帝沉湎于琴棋技艺不可自拔,国富而兵弱,长此以往,祸事必生矣。”

    说道这里,楚倾幽轻轻一叹,说不出的萧瑟寂寥。

    “也不尽然,‘楚有三千士,提笔可当百万师’,绝不只是一句空话。所谓立国以武,治国以文,南楚可谓集春秋风流之半,文人士子不胜枚举,名士大儒不可胜数,人才济济;治国如烹小鲜,名士大儒在朝,还能烹不好一国之小鲜!”

    唐笑风摸摸鼻子,试探着说道。

    几杯酒下肚,唐笑风和楚倾幽渐渐熟络起来,从古之三皇五帝,到今之四国春秋,从江湖之远,至庙堂之高,两人可谓相谈甚欢。唐笑风肚子里那点墨水,早已抖搂个干净,最后只剩下他问,她答。

    “你也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烹小鲜,自然得刀工技艺娴熟,胸有丘壑,方才能游刃有余。但纵观楚国庙堂,不可否认其都是胸有万卷之辈,但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都将胸中的点墨用在风花雪月之事上,什么‘红袖添清香,美人卷珠帘’,‘雪中红泥炉,闲坐朝天阙’等,说到吃喝玩乐,他们倒是比谁都娴熟,但若说到做,却也太过难为他们了。这样的人,无一于民于国之益事也,你还能指望他们来治国烹小鲜?”

    楚倾幽不由轻嗤一声:“若楚国能多几个像大先生这样的人,必可保楚百年无恙!”

    唐笑风沉默无语,不过对于楚倾幽之言,倒也心悦诚服。

    “至于北莽嘛,一字谓之曰雄,虽弱,却有虎狼之雄心,苦寒之地多英豪,女子亦可登天宝,北莽女帝燕碧霄之心,可不输当年一统春秋的秦帝,若有乱事,必起之莽矣。”

    提到北莽,唐笑风不由心中一叹,唐莽交壤,西流恰是北莽南下最大的交通要道,每年西流关下的累累白骨,就是楚倾幽口中所言北莽女帝的雄心壮志,亦是她所言的祸事。

    “这是什么酒?”

    或是这个话题太过沉重,楚倾幽轻抿一口杯中美酒,精致的面容上掠过一抹红晕。

    “这是山下百姓自己酿的酒,称作九月九!”唐笑风如实答道。

    “九月九,九九重阳吗?”楚倾幽问道。

    “是,九九重阳,每年秋季,北莽军队就会出兵南下劫掠边城,抢掠粮食人口,每年的秋天,也是西流军士死伤最多的时候。相传,一名女子刚刚新婚不久,丈夫就要出征戍边,丈夫走后,女子每天都会撒一把白米,酿一瓮新酒,等待丈夫平安归来,新酒作陈酒,新人作旧人;陈酒醇香,旧人情甜,期与丈夫团圆共饮。然而,他等到的却是丈夫战死边关的噩耗,等到的却是一柄冰凉的横刀。没有尸骸,没有骨灰,没有遗言,只有记忆过往深处的那一首歌:

    九月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九,望黔首,家人康与乐,尸骨纵不悔;

    九月九,盼归人,酒水清与甜,梦里总想见。

    九月九,立山巅,白云柔且软,浮我到天边;

    九月九,端杯酒,天上好又暖,再续来世缘。

    在得知噩耗的那一天夜里,女子身着大红喜袍,喝着自酿的水酒,用那柄冰凉的横刀自刎而死。同村的百姓知道后,莫不为之惋惜与敬佩。但百姓贫苦,无力准备棺椁坟茔,只能将女子生前酿的几十瓮酒拿到街上去卖,十里八乡为之而动,不为酒,而为人,凑足了棺椁丧葬之钱,风光埋葬了女子。而那酒,也被大家称为九月九,现在西流城的大小店铺,都有九月九卖,不为酒,只为纪念那戍关将士,只为期那平安燕归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