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磨刀石-第2/3页

加入书签
    李乐在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叫二青丫头上了个火锅子。等锅子快要热了以后,李乐从李面举出一块狗肉,放在龙啸云碗里,说道:“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龙大哥试试看,味道怎么样。”

    龙啸云笑呵呵应充。

    这个时候,李寻欢在宫里应付完差事,正好回来。便坐下来一起饮宴。三个人谈天说地,好不开心。

    酒酣耳热后,李乐微熏,打算做一回神灯老爷爷。便对龙啸云说道:“龙大哥,你救了我二哥,作为酬谢,我可以满足你三个心愿,不知龙大哥想要什么?”

    龙啸云已经醉了,他把李乐此刻的话当成玩笑,随意说道 :“三个心愿啊,小弟真有意思。好吧,第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小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世间烦恼不挂心。 第二个愿望……”

    说到这里,他举杯看向李寻欢,笑着道:“江湖凶险,唯盼寻欢一生安乐。”

    李寻欢亦微笑举杯,两人相敬。

    李乐看他说得随意,心里有些遗憾,叹了口气打断道:“龙大哥,第三年愿望还是先别说了。你可以当我是在开玩笑,咱们就此打住,留待以后。”

    那一夜,龙啸云喝的大醉,他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样的机会。

    ……

    是夜,皇宫内。

    景和皇帝离开“瑞安宫”后。

    董妃气急败坏地将一个名贵的花瓶摔碎,歇斯底里地吼道:“为什么!为什么你总是这样偏袒你那个白痴太子!即使他犯了任何错,你都可以原谅?难道就因为他是殷氏那个贱人生的吗?我哪里不如那个贱人……”

    董妃并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看在眼里,过不了多久,她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进入景和皇帝耳中。

    而这个时候的景和皇帝,却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太子在跟随观政。

    这了许久,最后一封奏折批阅完成,景和皇帝放下手中朱笔,抬眼看了看太子,揉了揉拇指上的穴位,看似很随意地对太子道:“是否心里在埋怨朕?觉得朕太过偏袒董妃?明明是她的错,却就这样轻轻放过?”

    太子幽怨地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道:“儿臣不敢。”

    景和皇帝呵呵笑着道:“你还有不敢的事情吗?你和李家小子那个玄衣会的事情,朕不想过问,算是对你的一种历练,但你也别当朕什么都不知道。”

    太子抢着道:“本身就没打算瞒着父皇啊,小乐说了,这事就得让父皇你知道,不然我两个私自摆弄,就离倒霉不远了。”

    景和皇帝叹了口气道:“李家小子,小小年纪便心智成熟,以后是个干大事的料。但你身为一国储君,怎能随意受人摆布?他说什么你便听什么,连最起码的城府都没有?”

    太子道:“我和小乐是朋友,朋友之间重在坦诚,在他面前,我又何必要那些城府?再说,父皇曾经说过,听取不同意见,从这些见识不一的话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之道,是为君者的基本常识。小乐出的那些主意,说的那些话,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所以便会从善如流。”

    景和皇帝有些微怒,但想了想却又没有发作,只能叹息着道:“皇帝是没有朋友的,所以才会称孤道寡。朕不想你以后做一个无情无义的君主,所以对你和李三郎的事情从不过问。但为君者的御下之道,你以后要慢慢品味。”

    太子随意敷衍地“哦”了一声。

    景和皇帝又道:“朕的时间不多了,没时间慢慢等你成长,所以今日有些话也应该对你说明白了。”

    太子立刻道:“父皇正值春秋鼎盛,何出此言。”

    景和皇帝摆了摆手道:“纵观我大商历代先皇,凡是坐稳这把椅子的人,除了太祖高皇帝,哪一个能活得过五十岁?朕今年三十有七,所剩时间并不宽余。今日想对你说的是,坐上这把椅子,不光要继承对汉家天下的责任,也要背负我朱氏一门的诅咒。”

    太子不解问道:“这诅咒从何而来?”

    景和皇帝道:“当年女真入侵,前宋无能,天下大乱。江湖上莫名流传一句讖言:汉家天下,自朱而兴。我大商首位宰相葛云生,似乎特别迷信这句话,便在当年竭力辅佐太祖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