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野稻-第2/3页

加入书签
        他们此番过来,除了挑选人去造船所外,还有一件重要事,便是寻找海水稻。

        她不知道干旱还要持续多久,但必须做万全的准备。而前几天,她在海湾渔场的时候,看到海边的盐碱地,突然想起来,上辈子听说过的海水稻。

        据说海水稻在培育出来之前,是有人先在海边发现了长在淤泥地里的野稻。

        这种稻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

        如果能找到这种野稻的话,也许就能解决干旱导致的口粮问题。

        袁三摇头道:“暂时还没找到。”

        江棠棠知道要找野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转头又问起了苍梧几地的收成。

        袁三想着这几天在地里看到的情况,也一阵唏嘘,“夫人寻来的蕉藕十分耐旱,百姓倒勉强有些收成,不至于完全断收。”

        “流民依然可放入城,但让难民办的人要仔细甄别,小心难民以外的人入城,另外也放慢流民入城的速度。”江棠棠道。

        “那可要继续施粥赈灾?”

        “继续施粥,用蕉藕与木薯煮粥给灾民。但不能白给,让他们搓绳子来换。”

        江棠棠自我安慰,她不过是付出一点树根而已,但她却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一波血赚。

        袁三道:“那蕉藕和木薯是跟庶民们买?这个时候他们只怕不愿意卖。”

        江棠棠道:“五斤蕉藕或者木薯,换一斤鱼粉。”

        鱼粉是用海里抓起来的鱼烘干后磨成的粉,味道并不怎么好,但岭南的百姓都知道,鱼粉养人,比别的东西都扛饿。

        那家里有病人的,又或者刚生产的妇人,吃不上肉的,都想办法给换上一点,给补身子。

        虽然要五斤蕉藕或者木薯才给换,但家里实在需要的,还是会忍痛换上个一斤。

        干旱除了缺粮外,还缺水。

        江棠棠早就安排了人打地下井找取水源后,解决人们的饮水问题。

        不过有时能顺利找到地下水,有时却白忙活一二十天。不过挖井的活再苦再累,庶民们都抢着去干。

        因为挖井的工人包三餐饭,而且三餐吃的都是鱼粉。鱼粉特别能饱肚子,越去干活越身体好。

        人们都以为是鱼粉有营养的关系,却不知主要原因是在水上。

        为了让工人们能元气满满的干活,江棠棠给工人们的水里都加了灵泉。

        不光是挖井的工人,就是出海打鱼,渔场的工人,江棠棠只要抓住机会就给这些人的水里加灵泉。

        庶民们都觉得给官府做工好,全都抢着干活。

        江棠棠此番过来,轻轻松松就挑选了两千多个工人回去。这两千多个工人带回岭南后,大部分人送到造船所去造船,另一小部分人分到渔场等各处地方去干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