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谈合作-第2/2页

加入书签
    “如你所说,谢家对火柴业的野心很大,以后甚至可能会将其作为商行的重心来发展。”方宁笑着说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只靠你们商行内部的那些杂役,现在也许人手还足够,能够制作出足量的火柴,但是等谢家火柴生意拓展开,遍布周围几个城市,合作方变多,销售量迅速增加之后,你们仅有的这些人手,是否还能承担足够的工作?”

    “你们谢家,难道就没想过以后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谢兰从怀里掏出一块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然后笑道“当然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谢氏商行以后肯定会增加招收杂役的人数,能够确保制作出足量的火柴。”

    方宁摇了摇头,“这样是不行的。”

    谢兰有些诧异“为什么不行?”

    “商行之所以是商行,是因为它有着足够的渠道和人脉,能够将产品快速出售,赚取利润,但如果你们将商行重心放在火柴的制作上,会使商行的定位出现问题,以后时间长了,会出问题。”方宁道。

    谢兰凝了凝眉,“你说的轻巧,我们自然也知道这有问题,可根本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们不增加人手,如何保证能快速制作出大量的火柴,你也知道,火柴制作简单,价格廉价,每次的交易量都巨大,如果我们制作速度不够快,很容易就会被淘汰。”

    方宁说的问题谢兰当然也考虑过,可是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我的意思是说,商行的定位应该是销售方,而不是制作方,你们完全可以只将工作放在销售上,制作则可以交给别人。”方宁说道“比如,我们可以合作。”

    “事实上,你们也很难招收到大量的杂役,东阿县内最多的劳动者,几乎都是乡民,而他们身上还有赋税要交,根本不可能放下家里的田地,来给你们工作。”

    方宁循序渐进道。

    “你也清楚,火柴最先是我们上乡村制作出来的,乡村靠山,取材方便,非农忙时,每天都能制作出大量的火柴,你们完全可以从我们这里低价大量购买火柴,然后加价卖出去。”

    “而且要明白,东阿县周围的乡村并不只有我们上乡村,其他村子也都穷困,只要你们去谈合作,给他们点明一条财路,他们自然也不会拒绝,有了这么多制作者,你们商行哪怕不制作火柴,也会有源源不断的的火柴进行售卖。”

    这就像加工制作商与零售商的关系。

    就像后世的苏宁、国美等家电零售企业,他们不从事加工制作,只是纯粹的制造商与顾客之间联系的桥梁罢了,可这些商业巨头,却要比那些制造商资产更多。

    以谢家如今的商业渠道,完全可以承担起零售商的角色,而那些穷的都吃不饱饭的村子,有了火柴生意,日子也会好过很多,这是双赢现象。

    “可是,如果那些村子以后在重要的时候,断了我们的货怎么办?”谢兰犹豫道。

    这就是封建时期原始家族型商业的缺点了,总希望把所有的东西都掌握在自家手里,防止一切意外事故出现,典型的家族作坊模式。

    “可以签订契约,不是吗?”方宁笑道。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