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往事 第1章

加入书签


    今天是大清宣统三年(辛亥年)的八月初三,阳历应是一九一一年九月

    二十四日。卫元县是四川中南部的一个小县,东邻内江凌家场、白马庙,西边

    与荣县程家、五宝相接,北与资中新桥镇、铁佛场田土相连。南面与分属荣县、

    富顺的自流井、贡井隔河相望。

    卫元县在辛亥年有人口二十六万人。隋开皇十一(公元五九一年)年设县,

    后来几分几合几撤几立直到雍正七年(公元一七二九年)从荣县划出复置卫元县

    至今。

    该县地处川南一隅,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苦寒环境造就了勤劳朴素的生活习愤

    和尚武好斗的性格和讲义气好打不平,爱看热闹起哄闹事的地方特点。曾被清四

    川总督丁宝祯点名为:“刁民群集尚武好勇,而喜蜂拥而起鼓噪滋事的蜀中治安

    极难之地。

    此卷故事便从八月初三卫元县兴盛镇回龙乡的白合湾阳家大院开始讲起。已渐秋分节气,川南此时的天气在白天烈日晒烤下仍然很热,老人们说立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果真不假。

    但太阳一落山很快就退了凉,不知名的秋虫无处不在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向人们宣告着秋天的到来。空气里弥漫着成熟稻谷散发出来的香气,院外的田野中蛙鼓声密密成阵,不断欠的鸣叫着。天空中有一弯新月犹如一叶小舟在天河中游荡,星星也显得格外明亮,人们仿佛能清楚的听到织女和牛郎在那里隔河诉说相思之情。

    天黑尽后世德、世杰几个半大幺爸儿提着亮壶去田里捉青蛙去了。女人们都在大房刘氏门口纳着鞋底或做着针线活,一边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摆龙门阵。而大院里的男人们却集中在院内的正房堂屋里谈兴正浓。

    堂屋里挂着一幅下山虎的中堂画轴,两边条幅的字苍劲有力:“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尽管刘秀才含蓄地说过这条幅内涵与中堂画轴上意境不符,但因中堂是祖父亲手所绘,条幅又是荣县翰林赵熙手迹;二者均不可舍,故仍挂在堂上相映成趣至今。

    对着堂屋大门的正座上,左边正襟危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长须男子,身穿着团花褂夹长袍,头戴着六瓣瓜皮帽,一条粗大乌黑且不见一丝白发的辫子摆在胸前,他就是这阳家大院的主人阳庆丰老太爷。这老太爷是光绪十六年举人,在洪雅县作过一任不到的县令。因丁忧回籍,再没出去做官。

    坐在他下首的是他的五儿子阳运武,下面依次坐着四子阳运奎、次子阳运林、左边下座上坐着长子阳运金。运武在成都高等师范读书,因成都正在闹着“保路”学校罢了课今下午刚回家中,正在向大家摆着七月十五那天发生的“成都血案”。

    见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运武就接着讲了下去:“七月十五那天早上我到陈姑爷家(老太爷的妹妹阳庆云嫁到成都盐道街青石桥陈家)的青云书店头去选书,就听到街上很多人在乱喊乱跑吼起说总督衙门前杀人了。

    我也就跟着人流挤起过去看热闹,只见那衙门前头干檐口摆了几排可能有三四十具死人,巡防军营务处那些丘八还拿枪比起不准收尸,血到处流起把街边水沟下水石都染得绯鲜子红。

    这阵仗把我吓到了足,我车身飞扎扎地跑回陈姑父家里,姑父和姑嬢慌忙把大门紧关起,还跟我说乱起了出去不得;加上外头时不时响枪和很多人大喊大叫,我哪还有胆子再出去看闹热。”

    “天一擦黑,街上就到处响起炒豆子般的枪声,凌乱的脚步声。我们都缩在屋头不敢出去。第二天表哥回家讲说是华阳的袍哥进城了,在红牌楼、牛市口跟巡防兵打起来了,还有东门大面铺那边也打了一晚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