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今有颍阴乳虎(下)-第3/4页

加入书签
    荀贞微微沉吟,说道:“沈驯是首恶,沈氏宗人的罪可以不治,他的妻儿子女难逃惩处,依律,该被收为官奴婢。这样吧,我现在就写奏记,上报府君,请他下令收人。在得到府君的回文之前,……,小任。”

    “在。”

    “你配合我督邮院的属吏,暂且看住他们。”

    “诺。”

    荀贞直到这时才想起来他手下的那些属吏,问道:“我的那些属吏呢?”

    “都在堂外走廊上候着呢。”

    “叫进来。”

    那几个小吏进来,弯腰低头,刚到堂上就跪拜在地:“下吏拜见椽部。”

    “抬起头来。”

    “下吏不敢。”

    “不敢?为何不敢?”

    “昔项王救巨鹿,大破秦军,威震天下。诸侯将入见,无不膝行而前,不敢仰视。今椽部诛沈驯,正如项王救巨鹿,雄威慑人,小人等胆薄,亦不敢仰视。”

    荀贞失笑,斥道:“胡说八道!项王何等英雄,我给他提鞋也不配。……,召你们进来,不为别事,沈驯的妻儿子女暂由你们看管。看好了,不得打骂侮辱。”

    小吏们应诺,还真如诸侯将对待项羽似的,恭恭敬敬地伏在地上,不抬头,膝行着退出去了。小任亦躬身退出。

    戏志才笑道:“那小吏的比喻虽不伦不类,但对贞之你的敬畏却是发自肺腑啊。从今以后,你的督邮院想必就如铁打的一般,再也不会有人敢收吏民财货,外卖消息了。”

    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

    堂外脚步声响,又进来了几人,却是江禽和两个陌生官员。这两个官员都带着黄绶。荀贞一看即知,必是本县的县丞和县尉了。阳城是个小县,县长六百石,丞、尉都是二百石。荀贞起身,说道:“二位定是本县的丞、尉了?”

    这两个县丞、县尉的品秩虽只比荀贞高百石,但任命却是出自朝廷,乃是“命卿”,地位要比荀贞高的多,闻得荀贞发问,两人却不顾身份,拜倒在地,自呼己名,说道:“阳城县丞(尉)某某(某某)拜见椽部。”

    荀贞示意李博取出阴修的手书牒文,找出写给他两人的,递过去。他两人看后,本就紧张,越发紧张,满头大汗,颤声说道:“下吏知罪,这就还印绶,请辞归家。”

    阳城县两个六百石的大吏,一个被驱逐赶走,一个被荀贞手刃,他两人早吓得胆裂了。此时此刻,跪在仍有血迹的堂上,面对黑衣上还沾有血污的荀贞,哪里还敢再分辨多说?只求能得不死,已是万幸了。

    荀贞问江禽:“你没有告诉他俩,只要将城门看好,不放一个铁官徒进城,我就奏请府君免了他们的罪,既往不咎么?”

    “给他们说了。”

    “两位请起,我说话算话。只要两位今夜能把城门看好,不放一人进来,我明日就奏请府君,请他念在你们将功赎罪的份儿上,免了你们的罪。”苏家兄弟、小夏虽已去了铁官和沈家的私冶,但铁官徒与沈家的铁工究竟有没有出来,如果出来了,究竟能不能被小夏等拦下,还是未知数。今夜仍还需要这两个县丞、尉出力守城。

    县丞、尉捣头如蒜,说道:“是,是。多谢椽部恩德。下吏必将城门看好!不放一人进来。”

    “你两位请去罢。……,君卿,你去院里叫高家兄弟不要再调笑那几个妇人了。几个女子,何足挂齿!吩咐他俩各带本队,协助丞、尉看好城门。”荀贞说到这里,扭脸问戏志才,“志才,本里的百姓还在里外么?回来了没有?”

    “因不知院内的具体情况,我进院时,没有通知他们回来。”

    “君卿,告诉高家兄弟,叫他两人顺便召里中百姓归家。里外若还有其它里的百姓聚集,也都叫他们回去罢。”

    许仲应诺。

    县丞、县尉辞别退出。高家兄弟得了命令,招呼本队人马,与之一起去了。

    ……

    夜到此时,将近两更。

    荀贞坐回榻上,趁着这会儿堂上人少,清净,教宣康取来笔墨纸砚,把给阴修的奏记写了。

    开篇起头,依照奏记的格式写道:“北部督邮贞叩头死罪敢言之”,另起一行,先简略地讲了一下国叕辞官事,随后,详细地描述了一遍沈驯如何聚众顽抗,如何擅调铁官徒诸事,末了写道:“贞忧百姓,恐前汉申屠圣、苏令事复现今日,遂犯险入沈宅,劝驯收令,驯不听,不得已,杀其於座上。无令而擅杀大臣,自知有罪,伏惟请明府严刑”。又在后边简述了下县丞尉守城的功劳。最后又依格式,再次写了“敢言之”三字。取出官印,盖在上边。吹干墨汁,交给宣康封好,只等天亮就遣人快马送去郡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