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银元改革计划

加入书签


    年底将至,给教导营派发金币以后,皇帝又想给下面的官员发点金币,也算是他这个大明的老板给员工发年终奖。

    同时也是为银元改革做铺垫。

    其实现在的大明不缺银子,这么多年的海外贸易,每年几十万两银子进入大明,可这些银子大多被那些豪门大户存放在家里,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从而造成了市面上银两不足的现象。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了,不但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财富兼并同样如此,百分之九十的财富集中在百分之十的人手中,在大明的社会财富分配中,中产阶级占的比例很少,可能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那么,全国大多数的人口处于贫穷状态,这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一种常态。

    启皇帝想要搞的银元改革,就是以国家强制规定,用银元代替银子,市面上只准流通银元,银子不能作为货币,今后大明的货币只有金元、银元、铜元、铜钱四种。

    其中金元只有一种规格,即重量为七钱二分的金币;银元有四种规格,即重七钱二分的银元,相当于一两银子,重三钱六分的伍角银币,重一钱四分的两角银币,重七分两厘的一角银币。

    铜元分三种规格,有当十铜元,当五铜元,当二铜元。

    铜钱是大明货币的最值,就是一文钱的铜钱,南方人也有叫做铜钿。

    银元改革的成功,必须由官府强制推行,官府规定,所有的银子必须大明皇家银行兑换成银元,第一年兑换的,一百两银子可以兑换一百一十个银元,第二年只能兑换一百零五个银元,第三年只能兑换一百个,第四年以后,只能兑换九十个银元。

    这个政策如果执行下去,那些富豪大户存放在地窖里、埋在地里的银砖银元宝银冬瓜之类的大量银子,都会到银行里换成银元,否则就会贬值。

    而且银子存放久了,会氧化发黑,会有损耗,而银元制作精美,即使变旧或略有破损都不影响使用价值,两厢一比较,肯定是换成银元更合算。

    那么那些豪门大户把银子换成银元,会不会仍旧存放在地窖里或埋在地里呢?

    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通过银子兑换银元,大明皇家银行不但赚了一笔,还准确统计出了银元的发行数量,准确统计出了大明拥有的货币数量。

    更为恐怖的是,银行还知道了初始兑换人是谁,哪些人是大明的有钱人。

    了解了这么多信息,皇帝自然有办法吸引这些人拿钱出来投资,如果知道了这么多秘密信息,还不能成功,那他这个现代人加皇帝身份就太lo了。

    银子只有进入市场流通,才有了货币的经济功能,经济才会繁荣,国家发展速度才会进入良性循环,百姓才会有更多收入,才有安居乐业的生活。

    那么在大明能不能发行纸币呢?

    只能百分之九十九会失败。

    因为纸币是一种信用货币,在这种通信和交通非常落后的时代,中央政府的公信力在地方上无法得到及时体现,谁会信任信用货币?

    况且纸币的造假成本低,造假难度也不高,抓假打假的难度却很高,发展到后来,假币必将泛滥,这个信用货币将彻底失去信用。

    而金元、银元、铜元,都是用真材实料铸造的,而且启皇帝使用了从现代世界采购的铸造机器设备,即使有人想要仿造,也做不出同等品相精美的金元、银元、铜元,如果他们想要做成同等精美的货币,所付出的成本将超出货币价值,那这样的仿造有何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