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勋贵们的反应

加入书签


    这几真正烦心的只有这些人——大明的勋贵们。

    皇五条虽然没有涉及他们,可他们都读懂了皇帝的潜台词。

    朱家人都可以降爵位,都可以不拿俸禄,他们还可以继续毫无心理负担地享受朝廷的供养吗?

    皇帝没有将他们包括进去,无非是给他们一个台阶,让他们自己走下来,留点脸面和名声罢了。

    现在这位皇爷,以前跟他们一样,像个纨绔子弟一般,沉迷于声色,喜欢各种工艺品,喜欢自己动手做木匠活,谁知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其行事作风比之太祖爷都不差。

    咋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大家一起好好玩耍呢?

    勋贵们平时就喜欢聚在一起,这几更是全体汇聚在英国公家里,事关切身利益,大伙儿总得一起商量商量吧。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英国公也是头疼,可这回涉及他们老张家的利益,他也想听听大伙的意见。

    毕竟他们的爵位不是随便捡来的,那都是老祖宗拿命拼来的,尤其是他们老张家,实际上是一门双公爵,老祖宗张玉张辅父子俩都被封为国公,为朱棣的上位立下汗马功劳。

    如果英国公这个爵位在他手里降级,他张维贤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至于俸禄,虽然爵位俸禄不少,但却并不受他看重,一是除了爵位俸禄,他还有职位俸禄,二是在大明,最有钱的阶层,就是藩王和他们这些勋贵。

    在京师的这些勋贵,哪个家里没有几百万两银子的家产?

    街面上的酒楼商铺,京畿周围的田产,南方的海外贸易,甚至和蒙古人之间的边贸,他们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参了几股。

    至于南京的那些勋贵,控制了不少南方的产业,真要论起身价来,恐怕比他们这些人只多不少。

    “我倒是觉得,皇上这样做很有必要,也是迫不得已,每年的国库收入一半要用于宗室和勋贵的俸禄,朝廷财政实在是不堪重负了。”

    “如今国库收入不是增加了许多吗?”

    “是增加了不少,可用途也增加了,丁守中在唐山练十万大军,皇上自己也在练兵,而且听是全部装备火器的军队,这种军队花费有多巨大大伙应该都知道。”

    “唉,要我啊,大明的困境都是李成梁这老子惹的祸,那个努尔哈赤是他的干儿子,还让他当了大明的官职,放任他壮大,才有那萨尔浒之败,导致辽东基本丢失。”

    “你现在这些有什么用?李成梁都死了多少年了?他也遭到报应了,他儿子就是间接死在建奴手郑”

    “那个袁崇焕的平辽十策幸亏被皇上否了,不然在辽东还要吃大亏,那个袁崇焕就是书生意气,皇上他对军事了解不深,真是十分确牵”

    “皇上还是清醒的,在丁守中和他的新军没有练成之前,不会去跟建奴对阵的,就是练成了,恐怕也得找合适的地形,限制建奴的骑兵冲锋优势,方能建功。”

    “哦,薛兄是看好丁守中的新军还是皇上的亲军?”

    “我估计皇上的亲军也是需要和丁守中的新军配合起来作战,才能发挥作用。”

    这帮人不愧为武将,聊着聊着就聊到军事上面去了,纨绔是纨绔,但不妨碍他们纸上谈兵。

    皇帝亲自练的新军,他们没见过实际训练,武器装备保密得很好,就是他们这些大明的高级军官,也只知道他们使用的全是火器,至于究竟是何种火器,不得而知。

    英国公看着这帮不成器的,也只能暗自叹息,心你们过来到底是聊啥的?难道是特意跑到我家来侃大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