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江南美人惹的祸

加入书签


    不单单是丁绍轼觉得启朝的大明已经变味了,下那么多的读书人,都不是傻子,都能看明白。

    可需要反对吗?

    如果东林党人还把持着朝堂上的话语权,这些政策根本不会通过。

    可现在的所谓东林党已经是树倒猢狲散,名声也臭了,原来的领袖人物高攀龙、**星也在广西、山西病逝,剩下的几位骨干份子大多在崖州吹海风呢。

    因为锦衣卫控制了海南岛和大陆的驿道,现在的崖州是真正孤悬海外了。

    只剩下一位元老,叶向高。

    叶向高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在仕林的影响力非凡,但自从皇帝命锦衣卫加强监控叶家后,叶向高退缩了。

    他毕竟年事已高,自感岁月无多,叶家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家族,为了叶家的今后,他不想去冒险了。

    不去趟什么浑水,他死后,一个“文忠”的谥号总归是有的,到了这种高度,叶家在福清乃至整个福建,都是望族,至少可以恩泽三代。

    如果去趟浑水,可能会留下身后名,但叶家大概率会被抄家发配,以叶向高的政治敏感度,这点预感还是有的。

    虽然圣贤学是他内心的崇高追求,可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换成是你,你怎么选?

    所以他断绝了跟外界的书信联系,也不见外人,每日里除了教导子侄孙儿辈,就是在园子里溜达散步,偶尔与家人下下棋,过起了真正的退休生活。

    至于着书立传什么的,他也没那份心气了,连圣人学都不能坚持,还写什么呢?

    他知道,他现在的这些举动,很快会被皇帝得知,既然决定不蹚浑水了,那就做得干脆彻底。

    没有了东林党牵头,下有心反对的读书人成不了气候,时间长了,细想之下,朝廷的这些政策对读书人还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朝廷并没有减少或停止科举考试,也没有减少科考录取名额。

    再则,这些部办学院、省办学校,不还是在招收读书人嘛,那些泥腿子、工匠根本考不上这些学校。

    还有,就算是大明皇家工程院、大明皇家技术院,只要他们改变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取得的成绩和成就肯定比那些匠人大,也就是,在这些上升通道上,读书饶优势更大。

    仔细考究,现在的大明朝廷对读书饶待遇是前所未有的好啊!

    以前一心只读圣贤书,能考中举饶大概是千分之一,能考中进士的属于万里挑一,读书人想要进入官场人前显圣的概率太低了。

    现在这种情况,读书人进入官场的机会至少增加三倍。

    三倍啊!换你怎么选?

    这回不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是嘴上不要身体很诚实。

    大伙儿尊孔学孔,不就是因为靠它能让自己入朝为官成为人上人嘛。

    再朝廷也没让你别学圣贤学,只是给了你更多的选择,很人性化不是?

    这些事,在大明各地那是闹得沸沸扬扬,各种争论都有,但没人当今子是个昏君,我们要号召下人一起推翻他。

    让更多的人能当官的皇帝,绝对是一个好皇帝!

    即使是脑后有反骨的也不敢这句话,因为可能会被那些以前的军户、匠户和农民们打死。

    到了这种地步,启皇帝自己也知道,只要朝廷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原本明末的农民起义大概率不会再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