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十三所部办学院

加入书签


    也许一代枭雄到了晚年,总会犯一些错误。

    原本历史上,努尔哈赤在今年攻打宁远城,没成功,然后攻打喀尔喀蒙古部落,也没成功,然后就火气上升,背上长了毒疽,八月份就死掉了。

    这个位面,他也是心气不顺,没有出兵攻打宁远,内部矛盾众多,外部环境比原本历史上要恶劣得多,在没有理顺内部矛盾之前,根本没有心思去攻打外担

    启皇帝知道努尔哈赤活不了多久了,现在的他,已经不把努尔哈赤当作对手了。

    不他有了教导营,有了那么多武器装备,就是没有这些,他也有把握困死建奴,慢慢加强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迟早可以灭了他们。

    大明只要没有内乱就不会亡,崇祯那是不懂如何治理国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后搞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现在的皇帝,有粮食,有黄金,有银子,可以施展手脚做点事了。

    首先纳入计划的,就是要把那些部办学院开出来,这是搞工业革命的基础,先得培养人才。

    至于缺少老师,缺少教材,都不是问题,先把架子搭出来,那些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因为之前朝廷讨论已经通过了这项决议,当时因为财政没钱办不了,现在有钱了,就该尽早办。

    大明皇家工程院已经成立了,这是大明的最高科研机构,现在还是一个空架子,如果下面没有相关专业的学校、学院,皇家工程院就如同空中楼阁,很难发展起来,所以必须要壮大学习理工科的队伍。

    皇帝把这些学院作为六部的下属机构,六部增加了权力,增加了官帽子,他们自然更容易接受。

    所以适当的给大臣们分润权力,事情就好办许多,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皇帝也不能乾坤独断。

    现在只有兵部办了武官学院,事实证明武官学院办得不错,为大明军队提供了大量基层军官,大大壮大了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这是丁守中在给朝廷的奏报上特意提出的。

    之前因为明军在辽东的屡战屡败,朝廷确实迫切想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现在武官学院获得了朝廷上下一致的认可,可以启皇帝的威望更高了,因为武官学院就是他一手创办的。

    军队,是国之大事,明朝虽然以文御武,但大多数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而大明军队越来越弱,他们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启皇帝提出办武官学院并获得成功,文官们心里对皇帝还是有点佩服的。

    既然兵部办的武官学院能够成功,其它部办学院应该也不会差,所以部办学院的条件已经成熟,阻力也没多少了。

    启皇帝计划由户部创办财经学院、民政学院;刑部创办司法学院,刑事学院;吏部创办组织学院;工部创办建筑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学院,工业学院,军工学院;礼部创办宣传学院,外交学院,医学院;兵部再办一个海军学院。

    现在虽然朝廷财政宽裕一点了,但是要一下子创办这么多学院,需要多少银子啊,皇帝预想到这点事,直接提出这些学院的创办经费由皇帝的内帑负责,等将来朝廷财政可以负担了,再由朝廷负责学院的日常费用。

    不用国库掏银子,朝中大臣们自然欢迎,大明的这些大臣,花皇帝内帑的银子,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就好像内帑有个聚宝盆,银子永远花不完似的。

    启皇帝现在确实有钱,是一夜暴富都可以,一万两千多吨黄金等于多少银子?他没有细算,但也知道这是一个文数字,这么多黄金要是一下子流入大明市场,恐怕对大明经济不是好事。

    因为大明的生产能力并不高,货币太多,商品太少,会造成剧烈的通货膨胀,到时候恐怕底层的百姓又会因为物价太高而活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