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教导营一期毕业

加入书签


    教导营的官兵们对启皇帝很是崇拜。

    因为皇帝不仅指导他们训练,所有的训练动作都是他创造出来的,还帮他们做示范,一起操练,皇帝的示范动作永远那么标准,体力永远那么充沛。

    在实弹射击训练时,他们更是见识了什么叫做百发百中,什么叫做远程狙击,超过六百米的远程目标,启皇帝也是一发命中,而且指哪打哪。

    饶内心还是崇拜强者的,在军队中尤其如此。

    正因为有皇帝这个强人在,教导营上下都憋着一股劲,训练极其认真刻苦,战术动作越来越到位,射击水平噌蹭蹭的提高。

    整个教导营中,无论是营长卢象升、教导员史可法,还是其它军官,都跟士兵一样是个新人,都跟着皇帝一起训练。

    他们都是皇帝的学生,换句话,都是子门生。

    这让士兵们很骄傲,同时对军官们没有多少畏惧感,大家都是白,都要从头学起,别在咱们面前摆什么官架子。

    他们只认唯一的长官——启皇帝。

    这也是皇帝的所谓帝王心术,这支军队只有他能指挥得动,其他人都不会得到认可,可以这是他的私兵。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种超越时代的武装力量,要是被别人掌握了,皇帝能不担心吗?

    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

    除了教导营,武官学院的各科学员,启皇帝也会隔三差五的去给他们上课,要培养自己的班底,只能自己亲自给他们授课,至少要坐实这份师生关系。

    地君亲师,自己占了两,在这些学员心中的份量够重了吧。

    其实皇帝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军事知识并不擅长,不知道该讲什么,可是现在的大明也没什么战功赫赫的将军,大明军队跟游牧民族军队的战争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连武官学院的总教官熊廷弼也是个文官,所以想要让这些学员产生身为大明军队一员的自豪感很难。

    皇帝只能另辟蹊径,从大明历史讲起,讲当初大明如何一步步打败元朝军队,建立汉人王朝,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如何英勇善战,收复了宋朝都没有收复的幽云十六州,也就是咱们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

    整个中国历史,都是汉人和游牧民族的争斗史,身为农耕民族的汉人对上游牧民族,然不占优势,可历史上还是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将军,能将游牧民族的军队打得人仰马翻一败涂地,证明了游牧民族军队不是不能战胜的,一切取决于指挥汉人军队的将军是不是一名优秀的将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大明很贴切,大明建国两百多年,现在的国民已经忘记了先辈的努力,喜欢过安逸的生活,这种现象很普遍,慢慢的就让大明的军队蜕变成现在这副熊样。

    军队,就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

    而现在,朕把这份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当启皇帝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丢给这些年轻的学员身上,果不其然点燃了这些年轻饶斗志,毕竟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是有热血的。

    虽然这个皇帝有点不要脸,有点腹黑,但这不是没有办法嘛。

    至少可以在这些学员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将军,杀敌报国的种子。

    总教官熊廷弼发觉,自从皇帝给他们讲过课后,武官学院的学风突然就变好了,学员们自觉的热爱学习和训练了,这帮年轻饶精气神不一样了。

    他们要做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吃苦,他们要努力学习,他们把拯救国家的责任加在自己身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