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豪宅税和银元

加入书签


    启皇帝虽然是钱谦益他们上当受骗的始作俑者,却不再关心这件事了。

    眼下他要操心的是京营的整顿,但作为皇帝,他没必要直接去面对五军都督府的武将们,根据御前会议的商定结果,由兵部、都察院和内阁去处理。

    以文御武,是大明无奈的选择,谁让这些武将们不争气呢,如他们闹出矛盾,最后交由皇帝裁决,他就拥有超然的主动权。

    启皇帝颁下诏令,送朱纯臣去崖州,让他和家人团聚,朱纯臣自己可能还没意识到,他将永远退出京师的政治舞台。

    这是本就议定的事儿,所以在京师没引起多少关注和波澜。

    至于成国公府的财物,带走的只是一些浮财和方便携带的生活用品,大量的古董文玩,瓷器家具,不方便长途运输的,都留下来了,田产和店铺庄园等不动产,早就交给皇庄和皇店托管打理了,实际上和没收没啥区别。

    启皇帝亲自去成国公府查看了一番,将那些古董文玩、瓷器家具都收入空间;还在成国公府找出三个地下密库,发现大批金银,黄金是五十两和一百两的金锭,总数超过二十万两。

    银子都是一个个大银锭和银冬瓜,每一个都超过一百斤,常人难以搬运,可这难不倒启皇帝,统统收入空间,粗略估算,得有三百万两。

    朱纯臣在他的府内搞了个狡兔三窟,古饶这些机关密道,难不住外科医生出身的朱效文,历代成国公府的财富积累,现在都成了启皇帝的空间收藏。

    怪不得李自成能在京师敲诈出价值七千万两银子的财富,京师作为大明的首都,蕴藏的财富数量实在惊人,就算是李自成狠狠敲诈,也不一定能全部获取。

    其实京师最有钱的当数这些公侯伯爵,这些勋贵世代生活在这里,近两百年的财富积累,都变成了顺府和直隶一带的田产,店铺庄园,还有就是大量密藏的金银了。

    文官们是流动的,不一定长住京师,所以钱财大多会运回老家,或购置产业,或修造府邸,当然也会秘藏部分,所以留在京师的财物不会有多少。

    除了少数在京师安家的文官,会在京师经营一些产业,文官们留在京师的财产,肯定不会有多少。某种意义上,这也让文官们敢于跟武将斗争,跟皇权抗争的底气更足一点,毕竟人家不是全部身家性命都在这里。

    大明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民间蕴藏的财富确实很多,但这个时代的有钱人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将大量金银藏在家里或者埋在地下,造成市面上流通的金银数量并没有增加,有时甚至会减少。

    在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时代,这个行为无疑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作用。

    启皇帝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能让这些有钱人改掉埋藏金银的坏习惯,就算市面上有再多的钱庄,他们也不会选择把金银存放在那里的,钱庄是会关门倒闭的,除了商人经商方便资金流通周转,谁会把钱存放在钱庄里?

    成立一家大明国家银行或者大明皇家银行?实话,因为交通和通讯的落后,技术条件并不成熟,另外,银行在全国各地得开办分行吧,那么银行的安保压力会很大,因为中央的统治力在地方上根本没有后世那么大。

    有历史学家认为,1618年在欧洲爆发的三十年战争,导致原本流入大明的白银直接运回欧洲了,大明因此产生白银短缺,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继而导致大明亡国,这个观点有一点道理,但却不准确,大明缺少了流通的白银,却不是缺少白银,因为大量的白银被埋藏在富人家里了。

    再多的海外白银流入,经过一番商业周转,只会增加埋藏在地下的白银数量,社会上的白银流通数量不会增加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