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一呼竟百应

加入书签


    只听潼关守将淳于平一声令下,驻关的数千将士齐声呐喊,道:“开关!开关!开关!”声闻数十里,就连周遭群山也似在隐隐回应,敦是军威雄壮。

    又听得吱呀呀一阵开城门的声音,片刻功夫,关城大门方才洞开。把守的军士叫道:“传将军令,依次出关,不得喧哗!”

    瓮城之中的豪客们见关门终于打开,城头军士也刀剑还鞘,不由得长舒口气。秦二娘冲着城头高呼道:“多谢少侠,甘愿以身犯险,方才使得关城开门,救下了这诸多武林同道。河东太行派在此谢过啦!”罢,双手抱拳,躬身施礼。

    不少心怀感激的武林中人纷纷效仿,各自躬身向张适之施礼,口中道:“东海碧波门谢谢啦!”“浙西神龙宗多谢少侠!”“冀州铁枪会谢过少侠!”这声音此起彼伏,倒教城头之上的张适之颇为不好意思。

    边上的淳于平嘿嘿一笑,道:“少侠,你看这江湖中人是不是甚为奇怪?他们不知恩义吧,此刻却个个躬身言谢;他们知恩义吧,却丝毫不来感谢我老淳,真是想不明白呐!”

    张适之一怔,思忖片刻,道:“将军言重了。江湖中人性子直,总觉得将军大人居于庙堂之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因此哪里敢胡乱高攀呢?”罢,也哈哈大笑起来。

    淳于平若有所思地点零头,好一阵才叹了口气,苦笑道:“好吧。请恕老淳军务在身,不得离关,便只好请少侠自行出关了。咱们就此别过,希望将来长安再会!”

    张适之知他对前途也甚多疑虑,如今朝廷之中,太子与永王之争已经日益显露,究竟鹿死谁手,又岂能得准?他搭上了永王这条线,眼下看还算顺当,接下来是吉是凶,只有知道。因此,他希望长安再会,隐隐已有期盼永王将来荣登大宝之意。

    张适之也不破,故作轻松地道:“殿下不日将到长安主持英雄大会,路过潼关时不定就会带上将军一起进京,到时候咱们便能在长安相聚了。既如此,适之便先行一步,在长安恭候将军。告辞了!”

    淳于平闻言又是一番苦笑,随即引着张适之从关城上走了下来,来到辞君等人面前。不少武林豪客已然出了关,可也有秦二娘等人留在此处,一则护卫辞君,二则想当面向张适之道谢。

    辞君一见张适之安然无恙,赶忙迎上来,喜道:“道士,谢谢地,你可算回来了!”

    边上的淳于平忍不住打趣道:“这位姑娘想必就是孟大千金了,有鼎鼎大名的万卷阁中人在此坐镇,我又哪里敢伤了张少侠分毫?哈哈哈哈!”

    辞君俏脸一红,瞥了一眼这位自带威势的潼关主将,道:“将军笑了,必是将军通晓情理,又有江湖大义,这才开关放行,这又岂是万卷阁的功劳?”这话得十分机灵乖巧,却又不卑不亢。

    淳于平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一番辞君,才正色道:“昔年之时,我曾与贵阁中的辞功兄弟一同游侠于冀北,合力击破了一十五处山寨,彼此仰慕得紧。后来,我投身军旅,便再未见过辞功兄了。”

    辞君惊道:“啊!莫非你便是家兄时常提起的‘河朔一枪’淳于平大哥?家兄对淳于大哥钦佩至极,想不到在此能见到您。贺喜淳于大哥,哦,不,应当是贺喜淳于将军!”着,故作夸张地深施一礼。

    张适之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这淳于平早知道他和辞君的来路,还故意做了个局,给张适之在关东武林中人面前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看来,这淳于平的确非同一般的莽撞军爷,乃是一个城府颇深、手段极高的厉害角色。

    想到此,赶忙也躬身施礼,道:“原来将军同辞功大哥早有交情,在下失敬了。眼下,辞功大哥已就任万卷阁主,你们两位可都算得上功成名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