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扶桑岛

加入书签


再往南五百里有座山,名叫山(如今南平一带),此山南面临近水,东面可看到湖泽。山中有一种兽,形状与马相似,长着羊一样的眼睛,四只角,牛一样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像是狗吠声(汪汪汪汪),这种兽名叫峳峳,其肉质比较紧实有嚼劲,味道略微涩涩的,蒸着吃会比较好吃,食用其肉可使人产生嫉妒之心,所以后来人们认为它出现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有很多奸猾的人。

而这里山中还有一种鸟,形状与野鸭相似,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擅长爬树,它的名字叫絜钩。肉质比较难吃,有些泛酸,不过烤着吃是最优解,食用其肉,可使人小概率的免疫瘟疫,不过人们认为它出现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有瘟疫。

总计自首座山空桑山起到山止,总共有十七座山,距离为六千六百四十里。这里的山神的形状都是兽身人面,头上的角与麋鹿的角一样。而祭祀山神的仪式一般是用一只鸡作为祭祀用的有毛动物(即祭品)进行祈祷,然后用一块玉璧作为系在山神颈部的饰物,祭祀完毕后会将其埋入地下。

而之后有一行山从尸胡山到无皋山共计九座山。这些山分布在今(北京)渤海之滨,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境内。而又因其山附近多水,所以野兽较少而鱼类众多,如寐鱼、鳣鱼、鲔鱼、神兽蠵龟和长有六只脚的鮯鮯鱼等。

这里的的第一座山,名叫尸胡山(如今的秦皇岛一带)。从这座山的北面可以望见[歹羊(左右)]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长着很多酸枣树(酸甜可口,可以舒经活血)。山中还有有一种野兽,形状与麋鹿相似,长着鱼一样的眼睛,这种兽名叫妴胡,它发出的叫声像是在自呼其名,常在水边出现,味道掺杂着清泉的甘甜,一般会用来清蒸,食用其肉可医治眼病。

往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诸钩山(如今大连一带),山中不生长草木,有很多沙子和石头。这座山方圆百里,水中有很多寐鱼,其肉质有些软糯,食用以后会产生梦寐不忘的感觉

向南走七百里水路,便到了中父山(朝鲜一带),山中不生长草木,有很多沙子。

再往东走一千里水路,便到了胡射山,山中不长草木,有很多沙子和石头。

再往南走七百里水路,便到了孟子山(如今的韩国一带),山中生长的树木多为梓树和桐树,还有很多桃树和李树,草类多为菌类和香蒲(容易致幻,会产生后遗症让人总说胡话),野兽大多是麋鹿(非常好吃)。这座山方圆百里。山上有条河由此发源,名叫碧阳,水中有很多鳇鱼和白鲟(一般体型庞大,可生长至八米左右,两颌有尖细小齿;须距眼较距吻端为近;鳃孔大,峡部相连;鳃耙较粗状,排列紧密;背鳍位体后方,近于尾鳍基;臀鳍位于背鳍下方;胸鳍发达;体表无鳞。背部和尾鳍深灰或浅灰色,各鳍及腹部白色,以水中鱼虾为食,肉质鲜美可以治疗失眠,捕捞以后能供给当时一个部族的一天伙食)。

再往南行八百里水路,便到了岐山(如今日本下关一带),山中的树木多为桃树和李树,野兽也大多为老虎。

再往南走五百里水路,有一片流沙,再走五百里路,便到了一座山,此山名叫跂踵山(如今日本内)。这座山方圆二百里,山中不生长草木,有大蛇,山上有很多玉。山中有一个水泽,方圆达四十里,泽中之水向上喷涌而成,这个水泽名叫深泽,水中有很多蠵龟,虽被称为神兽,但是也躲不过被吃掉的命运,体型庞大且冬眠,冬天捕食的时候是最佳的,不过肉质并不怎么样,只是据说可以长寿,所以早就吃光了。水中还有一种鱼,它的形状与鲤鱼相似,长着六只脚,鸟一样的尾巴,这种鱼名叫鱼鮯鮯鱼,它叫起来像是在自呼其名,其肉质不怎么好吃,不过六只脚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据说每一只脚都能治一种病,而且每只脚都有着酸甜苦辣咸的各种味道,人们一旦得了什么病,便会捕食其鱼,不过具体能不能治病,还是传闻,毕竟我又没吃过。

再往南走九百里水路,便到了踇隅山(如今的日本内)。山上生长着很多草木,有着很多金和玉,还有许多红土。山中有一种兽,它的形状与牛相似,却长着马一样的尾巴,这种兽名叫精精,它发出的叫声像是在自呼其名(晶晶晶晶晶晶~)这里的人们只要以鱼类为食,不过像这种兽也会捕食,可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篝火烤肉是这种兽常有的命运,肉质烤熟以后,外酥里嫩滋滋冒油,据说可以增加生育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