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千亿卖橙

加入书签


    Hulu就是一个视频分享平台,蚂蚁搜索来提供流量和技术,各家影业公司出片源。m.。所得利润大家按照比例来分配,这就好比是音乐版权中心,大家把所有作品放到这里来进行统一结算。

    尽管有不少人也能看出来陈渤这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一分钱的版税不给全是画大饼,但又没人质疑他的赚钱能力。这是市场上已经验证过了的,从新闻集团身上薅羊毛,从微软身上又薅了一把大的,这几笔交易就足以让他们刮目相看。

    更何况即便他们再有心做互联网,经验和能力都不足,毕竟业精于专。迪士尼就有前车之鉴,其他公司更加赔不起。

    双方的合作很快达成一致,只是细节需要挨个的来谈。

    比如上世纪一些黑白片、默片本来就不值钱了,在未来也不会有多少收入,而且还得进行数字的转制。这都是亲情打包价,看着给得了。

    还有一些口碑极差的烂片也需要摘出来,总不能一股脑的全塞过来想分账吧?哪那么多好事。

    挑挑拣拣,够得上分账资格的总共也就几百部电影,其余的全都是陪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被陈渤成功拿到独家版权,就这些海量的片库,一次性支付的版税也不过只有几千万美金。

    搞定这些之后,陈渤马不停蹄地赶回森尼韦尔,随后奈飞公司宣布重组,在纳斯达克停牌交易。

    陈渤和哈斯廷斯关起门来,经过一系列地商讨之后,最终决定出资7000万美金将奈飞剩余股票全部收入囊中。私有化奈飞之后重组为Hulu网,注资2亿美金由蚂蚁搜索完全控股,哈斯廷斯本人收到的是蚂蚁搜索1%的股份,仍旧担任新公司的执行总裁,并且享有未来的高额期权。

    Hulu网还没上线,就引起了诸多的关注,无疑是提前进行了造势,这也给视频分享网站扔下一颗深水炸弹。

    要知道,在互联网行业中,但凡陈渤出手,基本没有什么小动作。

    不管是YouTube的团队还是Googlevideo和雅虎视频皆是虎躯一震,菊花一紧。准备迎来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陈渤早就悄悄的把老大给收入囊中,不过只是用来钓鱼罢了。

    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呢?

    YouTube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美好,实际上万年也难盈利,视频网站极耗服务器存储空间,再加上逐年上涨的版权问题和高额的流量推广费用,甭管哪个公司都很难不赔钱。

    但是陈渤搞定了版权,那么剩下的就是解决盈利问题罢了,奈飞是干啥的?DVD租赁啊,摇身一变将之前收的会员费增添一项业务就是免费在线观看电影,就解决了美国市场会员招收的问题。

    再加上额外的广告,与蚂蚁搜索的流量支持,盈利不过是指日可待。

    YouTube那种模式陈渤并不看好,索性还是拿来坑一把对手算了,借别人的锅来补自己的墙,这感觉不要太爽。

    在解决奈飞的问题之后,Hulu网顺势上线,而且是面向全球首发,直接以十多种语言版本的优势呈碾压的态势而来。

    中文名称定为“葫芦网”。一来葫芦中空,表示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二来葫芦网,葫芦娃,叫起来也顺口。其实叫呼噜网,倒也可以,只是没有那么具象化了。

    国内的推广就更好做了,拥有7000万装机量用户的暴风影音轻轻一点升级,立刻换身草绿色的皮肤变身葫芦小金刚。瞬间就能秒杀不少软件客户端,简直跟魔术手差不多了。

    葫芦网之所以敢在全球首发,无他。那么多数据中心陆续启用,给了他这份底气。

    有了来自国内的基建团队,平均6个月急可以建成一处数据中心,而谷歌同等级别的数据中心从一开始的18个月缩短到10个月仍旧拍马难及。

    亚马逊的AWS云端数据中心,尽管储备的技术条件完善,但也要8个月左右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从基础设施上来看,蚂蚁搜索已然是完胜与其他公司。

    而且陈渤的野心要更大,远不止此。

    葫芦网上线之后,陈渤接着出击以1.2亿美金收购IGN公司,这是全球最大的游戏传媒网站,早在第一波网络泡沫时就已经声名鹊起,能活到现在也是熬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