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看女婿别扭的泰山-第2/3页

加入书签
    别说他是什么副司令,就是职务再高又能怎么样。他一个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娶了被自己教育的才华横溢,还替他生了一个儿子的女儿,总归还是他占便宜了。看不顺眼就是看不顺眼,就算当了总司令也是一样的。

    这位老人对李子元的不满,可不单单是因为之前的那些事情。并不知道李子元前世已经是一个大学生的他,在听说李子元十四岁就参加红军,跟着部队爬雪山过草地之后。虽说也感慨李子元性格坚韧,那么一点岁数就吃了那么多的苦。

    但感慨归感慨,却是在第一时间认为李子元没有文化。这个时代除了读私塾的之外,一般人家的孩子上学并不早,十岁上小学的例子很普遍。就算眼前这个家伙,七八岁就开始上学,可十四岁就当兵,又能有多少文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高小毕业。

    这样的人,怎么能配的上自己如花似玉,而且被诗书传家的自己,自幼*的才华横溢。那一笔毛笔字,都要超过自己的女儿?他们是当年的八路军改编的,当年八路的那些老红军干部自己也没有少接触,有几个有文化的?

    甚至就连当兵之前,认识字的都不多。这样的人,就算职务再高又能怎么样?女儿跟他能有共同语言吗?两个话都说不到一起去的人,能生活的琴瑟和谐吗?他一个大老粗,还不整天欺负自己是那个温柔似水的女儿啊。

    只是与这位越看女婿越不顺眼的老丈人相比,反倒是李子元的那位岳母,对于这个女婿是越看越喜欢。尤其是在听说李子元能打仗,当年打鬼子的时候就是八路军中有名悍将的时候,更是越看这位女婿越是顺眼。

    也许正印了那句话,老丈人看女婿是仇敌,丈母娘看女婿则越看越爱看。不过老泰山虽说不满意李子元的这个女婿,但对于李子元对于小女儿和小儿子的安排,倒是勉强的接受。在这位老人心中,只要不是去当兵打仗,读大学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其实刘翠当年没有去读大学,关键的问题并不出在老人自身。刘翠那边正赶上七七事变,她的未婚夫又是军人,肯定是会上战场的。当年的他,为了给老友留下一条根,才不顾女儿的反对将女儿嫁过去。

    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国难当头谁都不能坐视。更何况自幼便与女儿订婚的,那个未婚夫还是晋绥军的一名军官。上了战场,这万一要是阵亡怎么办?枪炮子弹可是不长眼的,将女儿嫁过去也是为了老友一家着想。

    如果女儿的那个未婚夫真的那啥了,也可以为老友兼亲家留下一条根。并不是他真的就那么固执守旧,不让女儿去读大学,好赖他也是读书人出身。再加上这么多年,大女儿倔强的不与自己联系,让这位老人心态也有些改变了。

    眼下的想法,早就已经非当年顽固可以相比的。对于解放军的有些观点,他并不是很赞同的。而且他认为这个国家军人已经够多了,不需要他们家人卷入这场内战的漩涡,为这场内战添砖加瓦了。

    这是他不支持子女参军的原因,更是他担心小女儿重蹈大儿子覆辙,而急于将小女儿嫁人的原因。他给小女儿说的亲家,是一个中医世家。虽说算不上书香门第,可人品还算是不错的。嫁过去总比像四儿子那样,默不吱声的跑出去参加了解放军要强。

    只是这对儿女死活都不肯跟他回去,尤其是小女儿一提到回家相亲嫁人,就张嘴闭嘴姐夫说怎么样、怎么样,让老人无可奈何。最后在李子元保证不让他们参军,让他们继续读书之后。这位倔强的老人,最终还是败在了自己儿女身上。

    其实最终让这位老人点头的是,李子元后边的一句话。李子元的意思是,如果现在不答应她们,万一等他们回家之后再偷跑出来怎么办?在自己这里,至少自己现在还能看着他们。如果他们自己偷跑出来,那可就不知道去哪儿了。

    整个山西战场,不仅仅只有自己的部队是解放军。整个北中国南到豫南、苏北、皖北,北到平津地区解放军的部队足足有几百万。现在为了接收大城市做准备,全军都在招收知识分子参军。要是跑到别的部队,自己也没有办法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