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拔脓就是好膏药-第2/3页

加入书签
    要不然前送柴禾的战士,会遭遇到侧后方敌军火力杀伤的。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风势,别到时候没有熏到日伪军,反倒是把自己给呛得够呛。烟这玩意即能熏鬼子,熏自己也是一样的。另外鬼子要带防毒面具的时候,用这玩意是没有啥用的。

    而对于李子元来说,他一向就是不喜欢强攻。只要但凡有可能,他就不会去强攻某一个据点,原因很简单,部队从来没有在火力优势之下作过战。而没有足够的火力支援,强行攻击付出的代价往往都会很大。

    所以在主力部队当连长的时候,他就始终在琢磨对付日军碉堡和岗楼的办法。不过岗楼还没有琢磨出来,但对付碉堡他很是琢磨出来几个招数。虽说在某些人眼中有些损了一些,可李子元认为能拔毒的就是好膏药。只要能有效减小自己的伤亡,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

    落马据点顺利夺下来,李子元很是心满意足。至于一营那边已经打响的伏击战,他就不想去参合了。他快速的分配完毕战利品后,李子元大方的放走了一营长给他留下的那个,甚至表态曾生如果想要参合一把,他也没有啥意见。

    至于他自己,则忙着带着部队扒掉落马据点的日伪军工事。而常娟也机不可失的在关力的配合之下马上行动起来,将据点内的粮食分发给老百姓之外,忙着动员群众和伪军俘虏参军。

    看着忙得挺欢实的常娟,李子元摇了摇头啥都没有说。能动员一部分新兵最好,实在动员他也不指望。他认为还是应该将心思,放在老首长交给的那一百多民工为好。这里的老百姓,他可不敢去指望。

    这里的老百姓,都是守家待地的。一个人当兵走了,可家不能跟着搬走。让他们担着日伪军报复的风险,去当八路有些不太可能。毕竟像落马这样位于交通要道上的中心集镇,自己是不可能守住的。

    壶北的日伪军对参加八路军人的家属,报复力度相当的大。这也是为何之前壶北境内,工作很难展开。前壶北基干营的兵力,是潞东军分区所属的几个县内,兵力最少也是发展最困难一个的主要原因。

    日伪军动不动以屠杀为手段报复军属,使得这里的老百姓,特别是像落马、硚口、平川这样,日伪军控制严密地区的老百姓,参军的热情一直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之下,常娟的动员效果恐怕很有限。

    倒不是说这里的老百姓,没有抗日救国的热情。可谁都有自己的家人,一个人参军全家遭殃这种事情,让这里的老百姓对参军抗战显得顾虑重重。常娟在那里废了半天的口舌,结果只有一个爹娘都没有,无牵无挂的年轻人报名参军。

    看着有些失落的常娟,李子元啥都没说,只是指了指临街的房子外边刷的一人通八路,全家都连坐的标语道:“指导员,你忘了王家沟了。如果没有王家沟的那次屠杀,就算有鬼子的威胁,也不会影响到这个份上。但王家沟那次屠杀,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你说的再多、再好,也比不过一个王家沟屠村的影响。抗日救国的道理,老百姓不是不明白,也不能说是不支持。可你大道理讲的再多,鬼子在王家沟做的一切,便彻底的打消了你所有的努力。”

    “人家都是有家人的,你在这里站不住脚,让人家家人怎么办?难道就让鬼子一刺刀、一刺刀的都给挑了?这里不是太行山里面的堡垒区,也不是稳固的根据地。甚至连游击区,都只能勉强算的上。日伪军的势力,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所以,这次动员希望恐怕不会太大。我给两个思路,一个是我老首长交给咱们的那些民工,不是晋北的就是河北的。家都不在这里,自然不会担心鬼子报复,你可以从这里想想办法。”

    “第二就是寻找一些三不管的村子,或是落马、硚口两个据点周边的村子,从那里去着手。我想这一战打完,老百姓对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发动群众,还是应该以农村包围集镇为好。”

    因为动员失败而有些沮丧的常娟,对于李子元的这番评论很是不以为然。常娟认为李子元打仗的确有两下子,可在动员群众方面,他还是没有什么经验的。李子元的话虽说有一番道理,可不能代表全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