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悔恨-第2/3页

加入书签
    现在内阁和部堂的官员空缺,包括内阁就方从哲一人,这完全就是万历故意所为。

    他不是嘉靖,没有嘉靖拉一派打一派的手腕,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弄一个勉强能够控制住的人放在位置上,总比面对一个群体好些。

    不让手下的文官过多勾结起来,从而形成更强大的势力来对抗皇权。

    之前向地方派出矿监税监也是如此,张居正新政的废除使得朝廷的税收一落千丈,在万历无力恢复新政的情况下,他只能利用手上唯一可用的太监群体勉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而他这些举动,却又被文官们以“搜刮祸民”大肆评击骂得狗血淋头。可万历心里清楚的很,难道自己不派矿监税监去地方,这些利就能真正留给老百姓了?当然不是这样!作为张居正的亲传底子,万历很明白大明的这些官员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们之所以反对万历这么干,无非是触及到了他们本身利益而已,哪里是真正为民啊!

    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万历心里都清楚,可他又无能为力。

    有心无力,既然改变不了,只能躺平,这也算是万历唯一抗争的手段吧。

    就说之前萨尔浒之战吧,在战前万历其实就不想用杨镐,不过朝中众人都举荐杨镐为帅,而且杨镐在之前援朝对日之战中的确有过军功,再加上杨镐又是坚定的主战派,万历最终勉强同意让他巡抚辽东,当上了此战的主帅。

    但没想杨镐却是个纸上谈兵的废物,辽东一战令大明损失惨重,丢失了大明在辽东几乎全部精锐。当听到辽东传来战败消息后,万历惊愕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在后宫看着奏报万历双手都在颤抖,更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堂堂天朝,巍巍大明,居然如此丧师辱国,杨镐作为罪魁祸首碎尸万段也不为过。

    按照万历对杨镐之恨,解押杨镐入京后砍了他的脑袋都是轻的,直接诛其三族都不为过。可是在接下来的交锋中,那些文官集团为了利益怎么都不肯处置杨镐,哪怕万历恨不能杀了杨镐为快也难做到。

    毕竟,杨镐当初去辽东是文官集团的推荐,他的背后有着各派势力的影子。一旦杨镐就此获罪诛杀,那么当初推荐杨镐的人又怎么说呢?这些官员要不要承担连带责任?或许一起丢官罢职?甚至砍头?

    大明皇帝的权利并不无限,大明的皇帝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事也没办法直接决策。再加上辽东兵败后万历的病情加重,对于杨镐处置争吵无果之下只能暂时搁置,直到今日,杨镐还在牢里以待罪之身安稳呆着,一直还都没定罪呢。

    虽然一时间处置不了杨镐,可辽东的残局还是要人去收拾。

    万历想来想去力排众议,强行下旨任命熊廷弼去辽东,而熊廷弼也没有辜负万历的期望,从去年萨尔浒之战后熊廷弼独自前往辽东收拾残局后,眼下辽东的局面已渐渐稳定了下来,按照熊廷弼给万历的奏折里所说,辽东的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他已遏制住了努尔哈赤的势力,稳扎稳打步步蚕食,从敌人手中收复了不少失地,只要这样继续下去,凭着大明远比后金更为强大的实力,用不了多久就能进行反攻,一血萨尔浒之战之耻。

    万历对熊廷弼是绝对信任的,也知道这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借着处置杨镐的交换,压住文官集团执意把熊廷弼放到辽东,是万历和文官集团最终博弈的结果。

    但现在熊廷弼刚刚在辽东稳住不久,朝中又起了幺蛾子,不少人上书万历要求向辽东增派巡抚,以避免辽东熊廷弼一家独大,文武失衡。

    这话听起来似乎不错,可万历心里却明白的很,这无非又是文官集团打算搞政治平衡的把戏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