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加入书签


    余曜在凌晨三点半准时上崖。

    观众们也准时地蹲守在直播间里。

    酋长岩的日出是在清晨六点十五分左右,也就是说,留给余曜的第一段线路的时间有将近三个小时。

    按理说应该很充足。

    观众们也都是这样想的。

    他们甚至期待起等到天一亮,就能看见少年已经站在高高的岩壁上,需要所有人很用力地仰起头,才能勉强看见背影的挺拔模样。

    可这样感觉良好的错觉,在见识到黎明之墙堪称滑不丢手的异常险峻后,就化为了乌有。

    我觉得能在天亮之前抵达第一个保护站就可以了

    类似的弱弱打气弹幕充斥屏幕。

    也有攀岩爱好者叹气补充,这是第一段线路,余负责领攀,对于他而言,这一段线路的三十米高度,完完全全就是徒手攀岩,没有任何保护的那种一旦摔下来,和普通人从八楼摔下来没有两样

    更可怕的是,第一个保护站的挂片情况如何,我们现在都不能确定,有没有风化,是否晃动,都是未知数

    “一旦挂片出现问题,”老迈尔斯也在现场语气沉重地补充道,“就需要余现场搭建临时保护站。”

    赵威明在这样的解说词里,远远地望着少年腰间鼓鼓囊囊的小包,很清楚里面装着的就是搭建临时保护站的机械塞、扁带和保护器等。

    其实正常的攀岩也要建立保护站,但那是在挂片正常使用的情况下。

    只需要将一根120长的扁带打成特定绳结就已经足够。

    但现在么,挂片的情况完全未知。

    也就是说少年冒着生命危险,花费几个小时抵达的终点极有可能并不安全,还要花费更多的心力精力来构建新的庇护所。

    而且大概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

    想想就很窒息

    这也太难了吧啊啊啊啊

    有人忍不住地发出了尖叫弹幕。

    可时间还在一点一滴地过去。

    崖壁上那个以肩担月,被光影笼罩的修长身影还在一刻不停地继续摸索着上崖的路线。

    是的,摸索。

    眼前的花岗岩如同被刀斧劈砍过,棱角硬朗,表面光滑,连表面最细小的裂缝都浑然天成,几乎不给挑战者留下一丝一毫的着力余地。

    唯一能掌握的,就是那个只能塞进去半截小指的细窄裂缝,以及要用攀岩鞋找到最合适角度时,才能以一根脚趾尖的面积抵住,继而发力的狭小岩窝。

    寻常的攀岩者可能直接望而却步。

    但这样的难度显然并不能阻挡余曜。

    他早就摸清了攀岩时发力的根本原理。

    在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少年屏气凝神,反而能将自己的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如何协调身体的重心和平衡上。

    所以那道挺拔修长的身形连晃都没有晃一下。

    抬起双臂,就将自己锁死在岩壁上。

    压下身子。

    双腿一屈一伸。

    就再度攀升到下一个身位。

    期间当然也有过几次失误下滑的时候。

    几乎次次都激起了直播间和现场人群的惊慌尖叫。

    毕竟大家都知道余曜现在的摔倒绝不是冲坠,而是扎扎实实地从岩壁上摔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