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成功经验-第2/3页

加入书签
    “老林,你不要光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还要从政治角度来看。”孙照伦轻叹了一口气道,林启东是技术人员出身,由于有方明远的强力支持,做为德光电子集团公司创立之初就加入的老人,方明远的隐藏岳父,所以能够一直担任德光电子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到现在。孙照伦也承认,林启东是有能力的,德光电子集团公司在他为首的管理层管理下,也确实创下了一系的佳绩,成为了国内知名的电子生产企业和代工企业。但是他的政治眼光和敏感度,终究是差一些。

    孙照伦早年在香港,后来到的内地大陆工神作书吧,这些年来一直主持着家乐福集团公司的工神作书吧,对于方明远决定在柬埔寨投资的想法考虑地要比林启东更为全面。他有一种感觉,在柬埔寨投资,与其说是为了盈利,倒不如说目前放在第一位的是政治正确,其后才是盈利与否的问题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能够成为华夏商务部首批境外经贸合神作书吧区招标中,中标的七个合神作书吧区之一,也是全国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六个合神作书吧区之一,背后自然是有人推动,据说是现在那七位中的一人或者说两人。

    而且,柬埔寨虽然是小国,但是那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家,与其政府有着良好的关系,有的时候,也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尤其是像华夏这样一向宣称在国际社会国无大小一律平等的国家。

    如果说将政治正确所带来的好处也加入进去,孙照伦觉得柬埔寨倒是大有可为的。这一次他跟着来,虽然是主要考察泰国市场,但是柬埔寨市场他也想顺便看看,虽然说柬埔寨人的人均购买力很低,但是柬埔寨的工业基础薄弱,不仅仅是重工业,轻工业基础同样薄弱,很多日常的生活用品都必须从海外采购进口。所以在他看来,柬埔寨未来的连锁零售超市业,还是有不错的前景的,当然了,这个未来的时间有些长。

    林启东微怔,随即若有所思,半晌才轻叹了一口气道:“看来我真的是老了,居然这样浅显的事情都没有想到。”

    孙照伦笑着揽住了他的肩膀压低了声音对他道:“老林,不是我说你,在方少手下做事,其实是很省心的,他会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我们只需要依照他最终的要求,将应当完成的工神作书吧高品质的完成即可。至于那些我们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固然有些是他思虑不周,但是也有很多,其实是我们没有和他站在同一个高度上来统观全局,我们是要为自己执掌的公司负责,而他是要对旗下所有的公司负责。”

    方明远并不知道后面孙照伦安抚了自己的岳父泰山大人心中的小小不满,他倒是对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现状并没有感到意外。不过,这些麻烦在他看来,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其他的就都不是问题了一张白纸方才更好做画不是?德光电子集团公司,只不过是方家开拓柬埔寨、乃至东南亚市场的先行官,如果说一切顺利,日后,不仅仅德光电子集团公司会陆续地继续地将需要淘汰的产品生产线迁移过来,方家旗下的其他企业,也可以考虑将部分产能逐步转移过来。

    “部长,依我看,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未来是一片光明,但是如今应当注意尽可能地留下发展的空间。”方明远笑道,不到六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他看来实在是太小了。

    “如果说方少能够当即拍板决定下来项目,就是再划归经济特区几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也敢现在拍板下来。”安龙宁心中欣喜,表面上却是不露声色地答道。对于方家在华夏国内的几个工业园区,他也有所了解,那都是占地十几平方公里,甚至于更大。而方家投资,即是动辄就是数亿甚至于数十亿美元!要是方明远能够在西哈努克港投下数亿甚至只要超过十亿美元的资金,就是将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面积扩大几倍,他也敢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

    “不是我不敢投,而是我投下来资金,没有合适的工人,岂不是白投?”方明远轻叹了一口气道,“贵国劳动力的知识储备平均水平,实在是太低了。”百名成年人里方才有四人是高中毕业,而要是高中以上学历的,则是每千人才有四名,这对于相对工人素质要求较高的制造业和电子产业来说,确实是个不能忽略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