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新的明珠-第2/4页

加入书签
    “钱花出去,总得有点回报才行,否则的话,日后又怎么好意思再搭我的便车,美国人对于这个再明白不过。”方明远道。《无限恐怖》系列电影,哪怕只是达到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神作书吧品的平均盈利水平,这些电影公司都可以从中分得可观的利润。而且,如果说这个系列的电影确实能够得到观众们的认可,那么日后,他们手中的电影库里的那些经典老电影就又多了一条盈利之道,这对于这些有着悠久史的电影公司来说,无疑是令他们的财产再次增值!

    虽然说《无限恐怖》系列电影的核心思想可以说是一点就破,但是想要将这一类的电影得到广大影迷们的认可,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些公司也不得不承认,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电影库里的那些经典电影,无疑是最适合这一类电影的改编题材。他们想要让这一系列的电影一炮而红,也离不开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

    “不过,你小子挣钱快,花钱也快!”于秋暇轻叹了一口气道,“这钱在手里还没捂热乎呢,就又被你花出去了。韩金海进公司的股份,虽然不多,收购过来也是不少钱呢。”郭氏航运集团公司和韩金海运公司股东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身为郭氏航运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于秋暇自然是掌握着第一手的消息。

    “钱放在手里是最没用的,再说,秋暇姐现在还缺钱?”方明远笑道,“韩金海运公司的股份,可是想多买都买不到的。要不是这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就算是那两个股东有意转让,也轮不到我们郭氏航运集团公司来接手。”

    于秋暇点了点头,方明远这是大实话,虽然说韩国这几年来与华夏的关系不错,两国间的贸易往来频繁,贸易额屡创新高,但是韩国企业到华夏投资和华夏企业到韩国投资,这难度可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而且韩金海运公司在韩国经济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在郭氏航运集团公司已经收购现代商船公司部分股份后,能够再收购部分韩金海运公司的股份,那真是托经济危机的福。

    “你啊,总能够化不利为有利,经济危机时期人人自危,倒是成了你四面出击,大肆收购企业的机会了。”于秋暇道,“收购韩金海运公司股份的事情,我会帮你盯着的。现在还有一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您说。”方明远随意地道。

    “香港机场管理局,最近有风声,为了满足未来航空交通运输的需求,巩固香港做为国际和地区航空枢纽的地位,保证香港做为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全球竞争力,机管局似乎有意考虑要对香港新机场进行扩建,扩建成为三跑道系统。”于秋暇道。

    “三跑道系统?”方明远诧异地道,“新机场启用也就十年时间,现有的双跑道系统就要饱和了?”香港新国际机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启用,一直跻身全球最繁忙机场之列。当时兴建的时候,香港方面应当考虑到,为未来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预留空间。

    “现在当然是没有达到饱和的地步,但是机场建设投资巨大,建设时间又长,等到双跑道系统运力饱和再上马,就来不及了。”于秋暇道,当年为了建设现在香港新国际机场,提前十年,当时的港英政府就已经提出来了。经过了长达数年的反复谈判,华夏与英国方面才达成一致意见,开始动工。而从动工到香港新国际机场启用,足足花了近五年时间。而如果说香港新国际机场进行再扩建,建设第三条跑道,其工程量虽然达不到当初的香港新国际机场,但是少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方明远心里盘算,香港机场管理局现在就放出风声来,看来对于香港新国际机场的扩建,他们认为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相当迫切的。香港新国际市场如果说扩建成为三跑道系统,客运量怎么也会有两三千万的增长余地,货运量增长个三百万吨到四百万吨都是有可能的。这对于九龙航空公司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它可以向香港新国际机场申请更多的航班。

    但是方明远却觉得,香港新国际机场真的会那么快就饱和吗?旁边的鹏城和羊城均有大型机场,无疑将会分流走一部分前来香港的客流,不过也有去这两个城市的旅客先落地香港再前往两地的可能。这倒是算不上谁占便宜谁吃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