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巧合还是有意-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一消息自然是不可能隐瞒世人,立时引起了华夏钢铁业的惊呼。

    不过与这个相比起来,另两个消息则更令这些人感到不可思议。

    八月十五日,从辽省传来了令世人振奋的消息,在辽省的武叶县发现了大规模的煤田,据初步地勘探,煤田的面积超过了三百平方公里,煤炭的资源量超过了十五亿吨,煤层气资源量超过七十亿立方米

    八月十七日,又是从辽省再度传来了好消息,就在武叶煤田百公里之外的辽源,又发现了一个储量可能超过二十亿吨的浅藏大型铁矿,而且辽源铁矿的矿石类型为磁铁矿和赤铁矿混合型,铁矿石品位较高

    这两个消息自然是令华夏钢铁业为之精神一振,但是这些人兴奋之余,却诧异地发现,方家正在兴建的那座现代化钢厂,恰好就位于这两片矿区的附近,无论是购煤还买矿石,实际距离都超不出八十公里而且更令他们吃惊的是,这两片矿区居然已经有了归属,由方家和当地的勘探部门联手买下,方家在其中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

    分文没出,也没派出什么精干勘探人员的两地政府,平空落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自然也是极其满意的

    这不由得令人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难道说,当初方家选址的时候,就已经认定这两地有矿藏了?否则的话,为什么钢厂的位置是如此地恰到好处可以说,将原材料的运输成本,降到了最低点

    人们为此而争议个不休,但是方家对此却是沉默寡言,没有给予任何的解释。

    “这有什么好解释的,反正过不了多久,方家在矿山的大部分股份就会转手”方明远笑道。

    “为什么?为什么要转手?”赵雅一脸诧异地道,“是资金周转不开了吗?”。她可是听爷爷说过,这两片矿区就是两个聚宝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方家提供财富

    “不是资金的问题,是这它们太烫手”方明远的回答,令赵雅他们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其实从最初的时候,方明远就没有打算将这两个矿区完全控制在手里,否则的话,也不会让两地政府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了。

    前世里做为一名矿产勘探人员,方明远对于华夏的煤炭业和铁矿石业的了解,可以说是远超现在的所有人。

    铁矿石业还好一些,煤炭业,说得难听一些,那就是每一吨煤上都有着矿工们的尸骨。华夏的煤炭采掘业肩负着国家能源供应的重任,推动华夏经济发展的电力中至少七成来自煤炭,数百万华夏煤矿工人承担着世界百分之四十的煤炭生产量,但事故却占全球总事故数的近百分之八十,华夏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至少是美国的近三十倍,每年因为矿难死亡的煤炭工人数以千计在华夏的大地上,矿难的发生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此起彼伏,一个月里发生个七八起,那简直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这还只是媒体报出来的数目,至于有多少被矿企和当地政府捂盖子隐瞒下去的,恐怕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而煤炭市场价格与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微薄利润,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不力,矿难发生后的惩罚无力等等因素,使得那些矿企们,为了能够多挣利润,无视了生产安全反正死一名矿工只需要赔偿些钱而已这一点点的付出,与无视安全生产要求所节省下来的成本相比起来,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方明远之所以决定将两座矿山的股权大半转让,一部分是因为此时,国家对于采矿业的管理还是十分地严格,私人进入采矿业,麻烦多多。方家已经在钢铁业和石化产业中占得先手,再介入采矿业,肯定又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而方家在采矿业这一行又是新手,之前没有半点经验,初入行肯定会有诸多的磕磕碰碰,甚至于可能会发生事故,这样的话,无疑是给那些对方家进行采矿业不满的人提供攻击方家的把柄,实属不智。

    所以方家将这两座矿山的股份转让给国有企业,由国有矿企进行开发生产,只留下少数的股份保证矿企对钢厂的供给,就已经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