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集 玩石须悟

加入书签


    九龙和腊实竖起耳朵听,桌上饭菜凉了都没感觉。

    合山清泉笑笑,他说,我们这一带的玩石招数,也不是他发明的,是柳州有一批热心人,最早是台湾人开始介入,后来是章卫等一批人在办杂志过程中,逐步归纳了‘形、质、色、纹、韵’五美标准。

    “等等,你说的章卫就是柳州的大咖吧。”

    九龙一听到这个名字,便条件反射地喊了出来。

    “是的,他的脑袋太好使了,玩石水平杠杠滴。”

    合山清泉对九龙突然大呼小叫感到奇怪,也许,从没见过这等人物,激动吧。

    “继续说,哪五美?”

    九龙觉得打断了合山清泉的话很不好意思,用手挠了挠头。

    合山清泉详细说明:

    形:指石头的外廓形状。

    质:主要指石头的硬度,也兼顾石头的密度及化学组成与物理结构。

    色:指石头的颜色及艳丽度。

    纹:指石头上的图案或纹线(包括浮雕)。

    韵:指石头的具象特征有神韵或意境,抽象变化有动感,意象变化有灵气。

    这五美标准,我们来宾石界,又经过细化,得出了自己的七赏标准。

    其实这些标准文绉绉的,我讲不来,上次有专家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我把它抄下来了,你们看看就好。

    说着从上衣口袋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九龙看,腊实也赶紧探头过来,深怕错过。

    九龙干脆把纸条先给腊实看,腊实也不客气,难得认真地学习起来。

    看完以后,腊实交给九龙,似乎对这些标准不很明白,在那眉头皱起,作深思状。

    九龙知道多说无益,拿起纸张,从头看到尾。

    七赏标准:质、形、色、纹、声、象、意。

    这标准也不是千篇一律、张冠李戴,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要素,任何一块奇石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来宾奇石也一样。

    一是欣赏奇石的“质”。

    来宾奇石的质,主要取决于石种形成时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当石的结构构造极其接近或出露地表后受地下水、地表水的改造和风化程度,表现在奇石上的石体则为质地的软硬、虚实、疏密、轻重、糙滑、干润。

    其中的软、虚、疏、轻、糙、干性状,一般是奇石的劣质特征。..

    而我们一般能够拿得上手的奇石,便具有硬、实、密、重、滑、润状的特征,便是奇石的珍品了。

    二是欣赏奇石的“形”。

    来宾奇石千姿百态的外形,取决于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

    其一是岩石本身的结构构造特征,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这是内因起着主导作用。

    其二是岩石形成后所处的环境及所经历的外力改造过程(出露或接近地表而受到风化或受各种动力,特别是流水动力的搬运、冲磨过程)这是外因,是岩石被长期改造的变化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在相同环境的改造条件下,依不同的原岩的固有性质而形成不同形态的石种。

    有的峰谷相生、沟壑纵横、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相连成脉、气势贯通,有的无规则、无定型,有的似雕塑作品的立体形象,有的似虎、似熊、似牛,栩栩如生。

    十二生肖、飞禽走兽应有尽有,由于各人的审美不同,眼光不同,因而看法不同,只有“慧眼识珠”了。

    三是欣赏奇石的“色”。

    来宾奇石的“色”是由其所含的色素离子,致色元素和带色矿物的不同种类,不同状态及其含量多寡决定的,有原生色和次生风化色之别,原生色是岩石、矿物形成时的固有色,其特点是色质、色度较稳定而均匀,色调多以黑、灰黑、灰、灰绿、灰黄为常见;

    次生风化色是岩石接近地表或处于地表风化条件下的次生染色,其特点是色质、色度、色调、多变而不均匀,常沿裂隙(节理),层理或不同孔隙密度而呈不均匀扩散状,而且裂隙中或裂隙两侧色度明显加深,往往以似铁锈般的褐色、褐黄色、浅棕黄色为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