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市井有高人-第2/2页

加入书签
    鲁善工谢过,离开曹家,直奔城北,终于在一处小院,见到思序堂退休老匠人,仇庆年。

    “你看这里,原是深埋地下千万年的矿藏,画到纸上,变成黄鹂胸前的羽毛,初秋嫩黄的树叶,含苞欲放的花蕾。取自然之色,充满天地灵气是不是?”

    老爷子听说鲁善工千里迢迢来寻找古墨和颜料,很热情让自己进屋,看着眼前貌不惊人的老者,鲁善工不由感叹:真乃大隐隐于市!

    按照曹德辉介绍,仇庆年几十年如一日恪守着颜料古法传统,曾经有专门小组来检测过,他制作颜料的成分,居然跟敦煌壁画所用成分几乎一模一样!

    午后橘色阳光,照不进这朝北的里间。这里是老人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家。所有颜料都是在这不到五十平方的小房间制作出来。

    仇庆年坐在小竹椅上,像磨豆浆一样,推着垂直悬挂的石块旋转。瓷碗里的矿料,在水和磨具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细,越来越细。

    “这是石黄,要让坚硬大家伙们细腻成粉,除捣碎和研磨,没有其他的办法。周而复始的过程,通常要十多天,不能着急。”

    鲁善工看着老人有些吃力的研磨,有些佝偻的身子宁静安洋,听着耳边摩擦声,居然恍如隔世。

    老人抬起头,笑道:“加水磨的时候,最开始的声音很刺耳,因为颗粒还很大,跟瓷碗摩擦得厉害,磨起来很费劲。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石块跟碗底摩擦的声音,就差不多喽。”

    “就像古墨能入药一样,传统国画颜料大多也是药材。雌黄做出来的石黄,极为明亮鲜艳。而雄黄膏的颜色要偏橘红一些,是道士的包袱里的常客,被认为能够辟邪,画符和钟馗像就多用雄黄。

    “据说蛇虫鼠蚁惧怕这两种燃烧起来有气味的东西,古人把生在山阳者称为雄黄,在山阴则为雌黄,一雌一雄,相得益彰。

    “古代画家,都是自己做颜料。在反复捣磨和筛滤中,做出最纯正的那个颜色。”

    仇庆年放下石锤,用手感知粉末粗细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遗憾,很难真正懂画之人原谅,尽管耗时耗力,也要亲力亲为。”

    “不像现在年轻人,尽管熟知加多少水可以让颜色在笔端呈现出效果,却总有种纸上得来的轻易。如果他们能够知道颜料膏中胶比重以外的一些事情,也许才能更得心应手吧?”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