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碧波白莲

加入书签


    “我可以试试!”

    鲁善工沉思片刻,抬起头,迎上老爷子期待目光,坚定道:“我想试试!”

    “好!”

    宋学明点点头,等着就是这句话,虽然没有亲眼看过陈家被镶口的兔毫盏,可以得到陈长青的赞不绝口,绝对不简单。

    人家连镇宅之宝都敢让鲁善工试手,自己一件残器算什么?主要是想称量一下这个小子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直觉告诉老爷子,这个家伙肚子里还有货,藏了一手!

    鲁善工如果知道,肯定吓一跳,老掌柜果然都是人精,想骗他们难比登天。不过现在全部心思全在手里的梅子青上,脑中闪过各种方案,恨不得马上回去试验。

    “走吧,这个不着急,好好干。”宋学明拿出锦盒,把梅子青装进去,笑道:“这算是你的投名状,以后放在我这里,有客户上门,省的多费口舌,东西自己会说话。”

    鲁善工也正有此意,陈家有兔毫盏镶口,能代表自己的手艺。现在修复梅子青难度更大,挑战性更高,如果完美成功,那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打车回家,先放好茶盏,开始画图,设计方案。这叫配损,也是锔瓷中的一项高深技巧。

    利用大面积的花钉镶嵌,把残缺补齐,不但要求天衣无缝,还要锦上添花,令残器不失美感,甚至重获新生。

    所以补不是难度所在,而是如何补的漂亮!

    特别是梅子青,没有丝毫纹饰,造型优雅,线条简洁,就好像一张白纸,没有丝毫提示,令人无从下手。

    给你个圆,你能画太阳。

    给你根棍,你能画大树。

    给你个三角,你能画房顶。

    只给你张白纸,你画什么?

    鲁善工站起身,边走边思考,对于自己来说,今天的任务最有难度。别看前几次手艺要求很高,又是缝瓷,又是镶口,可那都是本门手艺,有迹可循。

    这次不一样,手艺不是重点,而是创意!

    这考验匠人的不是技巧,而是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是审美眼光和对历史的理解。

    捧起梅子青,看着小小缺口,对于鲁善工来说,这才是最大挑战。如果能完成,那水平必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脑中闪过种种方案,拿起画笔,在纸上不停设计。其实大学专业是工业设计,毕竟从小耳濡目染,骨子里对工艺有种热爱,现在正好学以致用。

    “不行,太艳!”

    “这个也不好,淡而无味!”

    “哎,还是差点味道!”

    整整几个小时,鲁善工设计五六种方案,最后一一被否定,只能站起身,走到院里,放松下心情。

    “宋代不愧是审美巅峰,无论造型还是线条已经登峰造极,哎,真是多一分臃肿,少一分消瘦,难啊!”

    龙泉青瓷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的黑胎青瓷,乃大名鼎鼎的哥窑。

    相传宋朝龙泉曾有兄弟二人烧窑,哥哥的技术比弟弟高明,因而招致弟弟的嫉恨,为破坏哥哥的声誉,弟弟往哥哥的釉料中添加许多草木灰,待烧制出来后,瓷器已经全裂开

    虽然这种裂痕和普通裂痕不一样,有的像是冰裂纹,有的像鱼仔纹,还有的像蟹爪纹,裂痕中自有一番情趣,但却已经变成瑕疵品。

    哥哥无奈,只有把它们拿到市场去想要低价处理掉,可没想到人们在见惯传统的瓷器后,竟对这种有裂痕的瓷器十分有兴趣,这批瓷器一抢而空,哥窑也因此名满天下,成为宋代官窑。

    而弟弟则延续着原来地烧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誉为雪拉同,从此也就开创龙泉青瓷哥弟窑在釉色、泥土等方面富有各自特色却各不相容,平分秋色的局面。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