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哦!我的上帝啊!

加入书签


“……”

所有在场的人都沉默了,无论是拥有顶尖智慧的院士或者是大江学者,乃至驻守在这里执行最高级别绝密任务的军士们。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前不久还是一个普通人,现在看起来外表依旧是个普通人。

除了会飘起来之外,最多也就会个点石成金,行走在水面上的目标人物,不光有胆子,而且还不小。

这些被持续震惊的人当中,还是院士们的大脑最灵光。

之前让张道玄展示点石成金能力的女院士,此时说道,“张先生,通常我们在进行科学实验中有一个惯例对吧。”

“那就是只要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是正确无误的,我们就什么都不要动对吧!”

“对。”张道玄点了点头。

经过了刚才一系列的事情,他已经认出来了这位女院士,就是名字印在他学习的课本上,是与他同为材料学领域的顶尖专家。

材料学这个学科,说起来好像是挺高精尖。

可是,实际上却和几百上千年前的炼丹师没有多大区别。

因为,材料学本身的玄学程度太高,运气成分太重。

甚至,有一个知名的业内笑话,那就是从事材料学超导体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反倒研发不出什么具有震撼性的全新超导体材料。

反倒是许多原先并非是超导体材料相关的科研人员,能够弄出新的超导材料来。

而当这些非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发现了这种新的超导体材料,他们转到了超导体材料领域进行研究,则又很难会出成果了。

不光是超导体这个材料学分支,整个材料学都充满着这种“被诅咒的专家学者,以及狗屎运的外行幸运儿”的故事。

就拿多年以前,曾经困扰过许多材料学专家的事情,如何制造单层石墨烯这件问题上。

全球无数顶尖的材料学实验室,研究了不知道多久,花了不知道多少经费。

最后竟然是一个小研究院,用成本一块钱不到的胶带,用手撕出了单层石墨烯。

突出一个离谱,彰显一个夸张。

再比如,这一次弄得声势浩大的所谓室温常压超导体lk99。

那俩位于南棒国本土的第一作者,虽然都有着硕士学位,可是在科研界最顶尖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硕士数量大爆发的年代。

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在顶尖学界大佬看来,可能还不如文盲半文盲。

毕竟,文盲和半文盲不会有自己的想法,不会瞎想。

而这俩南棒国的本土研究人员,他们一个在大学当兼职教授,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没有编制的临时工。

另外一个则在南棒国本地财阀下属的兴能源企业,进行着有关于锂电池的产业化研究,也是距离科班研究越来越远。

而这俩人研究所谓室温常压超导体lk99铜取代磷灰石的实验场地,也就是他们的那个什么量子研究所的注册地,则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宅的地下室。

按照常理来说,他俩这样几乎可以和民科等同,又近二十年没有接触学术前沿。

实验室的名称怎么看怎么都像是骗老头老太,卖些什么理疗床垫和枕头的丧良心模样。

他们怎么可能研究处什么室温常压超导体,这个足以引第四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先进材料。

只可惜,材料学以及超导体材料学这个分支,就是这样一个玄学的领域。

他们如此草台,反倒像是真的……

已有的理论看似逻辑自洽,但是可能并不完备。

大规模量产,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金属材料,可能都是用经验公式生产出来的。

所谓的经验公式,就是那种不知道具体原理是什么,但是只要这样做,就能出对应产品的玩意。

基本上和老师傅们嘴上说得“感觉”差不了太多。

其它的科学研究领域大抵不是如此模样。

因此,张道玄不能与在场的其他院士或者是大江学者产生多么大的共鸣,但是与这位女院士却可以。

这位女院士,如今也真是有些喜爱上了张道玄这位学生。

其实,她多年以来,一直有个小秘密从未和别人说过。

如果不是今日见到了张道玄,她甚至都不会再一次想起来的秘密想法。

那就是,她觉得从事材料学的科学研究,其实可能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不需要多么聪慧的脑子。

当然了,有这些也很不错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